美联储“扭转操作”政策甫一出台,法国市场即反应强烈,股票市场首当其冲。9月22日,法国股市重挫5.25%,创下2009年3月30日以来的新低,400亿欧元市值瞬间蒸发。美联储的这项政策也由此在法国引发热议。总结起来,此间经济学家和分析人士对此项政策有“三问”。
一问美国为何从量化宽松改为扭转操作?法国经济学家表示,美联储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确保金融体系稳定,维持经济复苏步伐。而美联储此番以“扭转操作”取代市场预期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主要是考虑到市场对高通胀有“难以承受之重”,如果强行推进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有可能进一步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使本已“四面楚歌”的市场雪上加霜,进而提升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
二问此次“扭转操作”政策能够在多大范围和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其实,此次政策出台后,法国经济学家们把更多注意力投射在其能够多大程度上缓解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市场忧虑。
然而,法国对此似乎并不看好。法国经济界人士认为,正如此前市场预期,美国如期推行新一轮救市方案,但市场各方参与者对此却反应平平,且“警惕做空风险对经济繁荣的影响”之声此起彼伏,并认为大量“不乐观的数据”助长了市场的焦虑情绪。
同时,此间分析家对美联储新的政策也难掩悲观情绪。他们认为,这项政策的目的是希望提振美国经济复苏信心,但效果可能有限,很可能既难自救又难救人。这是因为,美国经济的疲软状态并非仅靠货币政策就能解决,还需要配合有力和可行的财政政策,而这种财政政策似乎未见。此外,市场分析家担心美国经济调节的货币杠杆失灵,特别是对美国经济轨迹不确定性和过低的产品需求心存忧虑。
具体来说,美联储的新政策是将美国2年期和10年期的国债收益的差距进一步地降低。此举可能有助于拉动美国房地产市场复苏,从这一角度看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当有更多的流动资金进入金融系统,货币宽松可以提供短期再融资,而实际上这是一个央行购买金融资产的过程,特别是由国家或私人公司发行债券。而购买政府债券的目的是迅速增加货币在经济系统中可用数量,同时有针对性地瞄准私营公司的债务,以减轻私人经济主体的融资条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高杠杆效应不容小视。一方面大量资金流入市场,而这些钱却没能用来投资基础设施或成为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外在动力。另一方面,量化或质化宽松政策降低了货币的价值和国库券收益率。
三问美国后续还将推出哪些新措施?法国经济学家关注美联储此次“扭转操作”之后还有什么手段刺激经济。他们普遍认为,未来美国如果再出手救市,无非是“全扭转操作”和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所谓“全扭转操作”是相对此次“扭转操作”而言,即主动出售短期国债和较长期国债,延长贷款到期时间。但分析家认为,此举将迫使投资者承担更多风险而被贴上激进的“标签”,在目前市场大环境极其脆弱的情况下,实施的可能性不大。相对而言,以此次“扭转操作”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试水”的可能性反而更大。这是因为一是在世界经济前景被不断“唱衰”背景下,美联储新政策救市力度“先天不足”;二是从短期效果看,高息货币受压,美元受到支持,但这只是昙花一现;三是从市场情绪反应看,各方对“扭转操作”并不买账,加之美国经济数据表现欠佳,未来市场对美国推出更强有力的救市措施的呼声很有可能被推高和放大。
伴随着这“三问”,法国媒体和民众的一个担心也应运而生:在美联储新政策效果不被外界看好的情况下,加之欧债危机愈演愈烈,那么本已风雨飘摇的欧洲经济是否会因此再度蒙上阴影,进而引发世界经济二次探底风险。由于汇丰银行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第三季度数据呈现收缩趋势,各方据此推断世界经济再度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将增加。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的评估由2.5%下调至1.5%,同时提醒未来欧美将面临新一轮的经济衰退风险,而此风险很有可能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此外,此间经济学家也将跨大西洋经济衰退的概率重新修订为38%。
面对这三问,虽然市场和经济学界已作出一定程度上的回答,但答案到底如何,揭开谜底仍需时日。本报驻巴黎记者 胡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