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欧债危机再拉警报 欧洲市场救还是不救(3)

2011年10月09日 11:05 来源:黑龙江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4

  欧洲会回报吗?

  在大连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谈到,希望欧洲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市场及外媒普遍推测,这会成为中国对欧洲出手救援的一个条件。

  对这种推测,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指出,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支持欧洲应对债务危机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并认为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但他同时表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对于欧盟至今不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中方对此非常失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所副所长丁一凡认为,对于中国可能实施的援助投以相应的反应,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回报,而是从中欧之间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高度来看待。“也只有能够促进中欧战略合作的更加深入,中国的援助才显得更有意义。”

  而一位接近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人士对记者表示,欧盟是否能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是中国一直关注的问题,这实则牵扯到中国产品出口、企业在欧投资的各方面进程与收益,有利于推动中欧长期的深入合作。

  “这正是中欧双方战略合作的题中应有之意,但这一过程,可能伴随着中欧双方包括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的博弈。”这位人士谈到,“中国出手援助欧洲,期待促成的合作筹码,并不仅限于这一项。扩大对欧投资规模、扩展投资方式,也是中方关注的问题。”

  事实上,德国及欧元区其他国家的主流看法认为,债务危机国自身的危机,应主要靠自己解决,主要办法是紧缩财政开支,改革财政收支结构。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只是这场援救的外围参与者,既不是资金的主要提供方,也不是救援计划的决策者,同样也无法约束和评价被援助国家的财政、金融、经济结构改革。

  陈炳才认为,对于救援概念的理解,应该重视“利益交换”的含义。从中国自身利益角度考量,在救助方案中布局好中国的综合利益,以实现更高层面的战略意义。

  5

  还有谁在救欧洲

  IMF是欧元区之外,对陷入债务危机欧洲国家施以援助的一支重要力量。

  2010年5月,为帮助当时处于债务危机漩涡中的葡萄牙与爱尔兰筹集资金,保护欧盟各成员国的金融稳定,欧盟与IMF就共同建立了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并成立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一年多以来,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发行的债券已经成为欧洲债务危机国家募资的重要途径。

  9月21日,IMF重启了总额5710亿美元的资金池,以确保有足够的资金应对欧债危机。

  在欧债问题上,美国的态度同样值得关注。美国财长盖特纳出席了9月17日召开的欧盟财长会议。盖特纳认为,欧洲要解决分歧,须筹集更多资金。但欧洲一些国家认为,盖特纳只是在说教。奥地利财长玛丽亚·费克特表示,在欧洲经济的基本面比美国要好的情况下,由美国告诉欧洲应该怎么做实在有些奇怪。对盖特纳提出的对目前4400亿欧元的欧洲金融稳定工具进行杠杆化操作的建议,欧元区主席容克则明确表示,这是欧元区内部事务,“我们不会跟非欧元区国家讨论这一问题。”

  欧盟无疑需要自救。这是最为重要的。当然,如果形势紧急,也可能出现多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联手相救的局面。为缓解欧洲银行业已出现的流动性不足的问题,9月16日,欧洲央行表示将联合美国、英国、瑞士和日本央行在未来3个月内启动注资计划。这一救援行动将为欧洲诸多银行提供不限量的3月期美元贷款。

  此外,除中国以外的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也于近期表示愿意参与欧洲援助行动。9月14日,巴西总统罗塞夫表示,巴西愿意参与对欧洲的救援。巴西财长吉多·曼特加也表示,“金砖五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或将采取行动,帮助欧元区缓解危机。

  目前,金砖国家已经有所行动。巴西《经济价值报》的近期消息说,“金砖五国”已通过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购买了部分欧洲债券。

  截至目前,因欧元区财长会议未能达成救助希腊的具体方案,欧债危机的解决没能取得突破,同时,会议毫无进展更凸显出欧元区内部的分歧。这无疑又加重了市场的担忧。在欧元区内部无法达成一致时,金融动荡就难以排除,信心危机就可能继续恶化。

  欧债本身并没有到不可救的程度,现金并不是这个世界所缺乏的,关键在于欧元区能否摒弃分歧,在于欧洲自救的意愿有多强烈,改革的措施有多坚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