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券商机构根据平均9%的资本下限要求测算,资本新规或将对上市银行形成4400亿元-5800亿元的资本缺口。面对日趋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各上市银行新一轮再融资压力愈发严重。进入四季度以来,工行、浦发等上市银行相继公布发行次级债的融资计划,规模接近1500亿。
据报道,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问题隐忧导致银行大规模提高拨备覆盖率,进而迫使银行有进一步补充资本金的压力。与此同时,在银行监管新规约束下,银行资本金缺口压力增大。此外,市场持续低迷令未上市银行IPO计划不同程度搁置,而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亦不得不缓行。在此不利形势下,发行次级债已成为银行的“补血”捷径。
四季度银行再掀融资热潮 规模接近1500亿
2011年银行中报数据显示,今年部分银行出现不同程度的资本充足率下滑状况。此外9月以来银行存款流失也造成了一定资本金压力。曾有消息指出,9月前两周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出现大量资金净流出,较8月末存款减少4200亿元。而这已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存款大幅减少的现象。
长江证券在报告里指出,根据平均9%的资本下限要求测算,监管层的资本新规或将对上市银行形成4400亿~5800亿元的资本缺口,第二轮再融资压力将在明后年集中显现。而国信证券推测假设各家银行在最低标准要求之上再加一个百分点的缓冲,在不考虑开发贷风险权重调整的情况下,上市银行的资本缺口在4360亿元左右;如果考虑相关缓冲资本,缺口将达到5850亿元。
国内银行业在经历了2010年天量融资之后,上市银行的资本金逐渐充实起来。然而随着巴塞尔协议Ⅲ“中国版”正式推行,就在部分银行“暂无融资计划”的承诺还令市场记忆犹新时,新一轮的银行融资潮再次掀起。
发行次级债,正成为银行的补充附属资本的重要捷径。据不完全统计,四季度银行有望启动次级债发行计划的融资规模达1500亿。
工商银行9月底发布公告称,拟新增发行总额不超过折合人民币700亿元、期限不短于5年的次级债券用于补充资本。而3个月前工行刚完成380亿元人民币次级债券的发行。与此同时,浦发银行也发布公告称,中国银监会已批准该行发行不超过184亿元人民币的次级债券。
交通银行次前也曾透露拟于10月发行260亿元人民币次级债,期限或包括10年和15年期,以补充银行附属资本;建设银行基本确定了10月中旬拟发行至多400亿元人民币次级债券的计划。
银监会警示次级债发行过密 将受到严格制约
对于各上市银行密集的次级债发行潮,监管层已表示警觉。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近日表示,在巴塞尔协议Ⅲ的约束下,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方式补充资本金的方式将受到严格制约,股份制商业银行要转变发展模式,将过去主要依靠外部融资向内部“开源节流”转变。
阎庆民指出,当前的中国银行业同时也面临着房地产、融资平台的极大不确定性,不良贷款还可能有反弹。他认为,当前经济环境偏紧,货币政策不宽松,企业资金面并不宽裕,在巴塞尔协议Ⅲ的约束下,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方式补充资本金方式将受严格制约。
“相对于券商为扩张而资本竞逐,银行的再融资就是在和政策底线赛跑。”深圳一家大型券商金融行业分析师表示。市场人士预计,今年全年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额将达到去年的两倍以上。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从长期来看,中国的银行业面临着较大的资本金压力。虽然现在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各项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但出于未雨绸缪的考虑,提前进行补充资本比较恰当。他指出,在当前复杂的环境之下,现在很难说未来的政策走向会怎样,如果信贷投放政策一旦放松,那么银行的资本金消耗又会较大,到时又会出现较为密集的融资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