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美掀起人民币汇率争端 将阻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2011年10月12日 15:2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美国国会参议院11日不顾各方反对,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中国外交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对此立即表示反对。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此举不但不利于两国贸易平衡的修复,而且可能在中美这一当前全球两大最主要经济体间掀起贸易战风波,并阻碍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

  “该法案无法弥补美国贸易失衡和失业率高企等问题,相反,它只能损害中美两国的经济利益,是损人不利己的做法。”国家发改委对外研究所研究员张燕生指出。

  央行新闻发言人也表示,近年来中国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并已取得明显成效,而美国国会参议院一再无视事实,纠缠人民币汇率问题,为自身痼疾寻找外部借口,把经济问题政治化,这不但解决不了美国国内经济问题,还将严重危害中美经贸关系,损害全球经济的恢复和平稳增长。

  数据显示,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超过30%,而自去年重启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更是累计升值超过7.5%。人民币汇率正逐渐趋于合理均衡水平,为国际经济金融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专家指出,当前全球不平衡问题原因众多,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不在于人民币汇率,中美投资和贸易的结构不同、中美储蓄率和消费率不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形成的产业链分工不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合理等都可能是比汇率更重要的因素。

  “中国对美国货物贸易存在顺差、服务贸易存在逆差,但这是全球产业分工和结构调整的结果,与汇率并无必然联系。”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研究中心主任何伟文认为,目前中国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仍占据半壁江山,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的相当一部分就来自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转移。

  相关资料显示,美国失业率、贸易收支状况与人民币汇率本身并没有明显的关联。数据显示,自2005年中国开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了30%,而同期美国的失业率则从7%升到了9%以上。此外,在2007年至2009年间,美国国际贸易收缩了12%,贸易逆差从2007年的6550亿美元下降到2009年的3630亿美元,同期美国却增加了600多万失业人员。

  中国央行金融研究所的一份报告也指出,汇率并不是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恰恰是美国的出口限制政策是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作为全球技术领先国家,在高科技产品方面较中国具有明显的竞争力,本可以充分发挥这种比较优势。但美国始终奉行冷战思维,以所谓的安全为由,对中国高科技出口贸易采取各种限制措施。扩大对中国出口,而非限制从中国进口,是美国解决贸易逆差问题的最好办法。”报告称。

  “将国内经济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归罪于贸易不平衡,继而将贸易赤字与人民币汇率挂钩希望以此缓解国内情绪、改变国内的经济环境,这是目前一些美国政客反复发难人民币汇率的内在逻辑。”何伟文指出。

  专家指出,如果美国单方面采取逼迫人民币大幅升值和提升关税的做法掀起汇率战和贸易战,可能在短期内导致中国出口出现困难,但长期来看,将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增长,进而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

  “当前欧美经济复苏无力,特别需要依靠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为其创造外需以渡过难关。而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如果中国经济出现问题,毫无疑问将牵扯到美欧等经济体的复苏,全球经济也会因之陷入更大的衰退。”张燕生指出。

  “全球经济正处在缓慢复苏的关键时期,需要的是各方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好稳定的国际货币贸易环境,那种以邻为壑甚至攻击和阻碍对方发展的政策,只会让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历史再度重演。”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指出。

  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中,美国总统胡佛不顾政经各界的强烈反对,于1930年6月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大幅提高关税的“斯姆特-霍利法案”。该法案被经济学家认为是叩响了“1929-1933年全球大萧条”的“扳机”,法案签署后随即引发全球范围的贸易战,继1929年股市狂跌之后,美国及世界贸易严重衰退,大萧条相伴而来。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率先实现了企稳回升,年均GDP增速达到9%以上,为全球经济的复苏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如果此时美国向中国掀起汇率战和贸易战,最终会将本已开始复苏的全球经济再度拖入深渊。”张明说。(记者王宇 雷敏 王培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