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G20通过大行风控新规 欧盟被逼八天内解决危机

2011年10月17日 14:56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当地时间10月15日,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法国首都巴黎闭幕,欧债危机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增资问题是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

  G20认为,在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向银行业蔓延的情形下,美国经济也背负着高赤字和高失业率缓慢运行,这意味着全球经济面临下行的风险在不断扩大,当务之急就是要果断采取措施恢复市场信心。俄罗斯主管债务的副财长Sergei Storchak表示:“现在讨论的焦点是如何防止全球经济滑向衰退,而不是经济衰退了怎么办。”

  本次会议通过了一项旨在减少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全面框架。其中包括加强金融监管、建立跨境合作机制和明确破产救助规章等措施。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对高盛、德意志银行、汇丰和摩根大通等被认为具有系统性影响力的大银行增加1%-2.5%的额外资金。

  声讨欧盟:八天拿出方案

  整体来看,这次的G20财长会议主要目的是激发欧元区解决主权债务危机的迫切感。与会者一致认为欧洲领导人在应对债务危机的行动上投入不足,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国家希望,以德法为首的欧元区国家必须在8天内拿出解决危机的方案,以防危机扩散影响世界经济复苏。

  此外,非欧元区国家也在会上抱怨,17个欧元区成员国深受债务危机困扰,已经开始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希望他们加快救助进程。日本财务大臣安住淳称:“除非欧洲国家能团结起来尽快终结债务危机,否则这就是危机传染给新兴市场的开始。”加拿大财政部长费海提警告称,如果10月23日欧盟首脑峰会以失败告终,全球衰退即将到来。

  美国财长盖特纳在此次会议上仍不忘记对欧元区核心国家施压,但欧盟方面对此表示反感,认为美国应该“先扫门前雪”。盖特纳指出,除非德法两个核心国家能联合起来,否则持续了两年的危机不会有终结的希望。然而,德国8家大型经济研究机构10月13日发布的半年度独立研究报告预测,德国2012年经济增长将显著放缓至0.8%,远低于2011年预期的2.9%。

  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欧洲和美国都没有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哈佛大学教授Martin Feldstein 也警告美国称,如果白宫不进一步阻止低迷的房产市场,不鼓励普通民众增加储蓄和疏导其合理消费能力,美国经济将不会走向复苏。

  IMF增资:发达国家不乐意

  鉴于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元区国家的评级一再被调低,以及发达国家经济形势呈现持续恶化的趋势,IMF总裁拉加德在会上提出,应该对该机构增资。一些与会的新兴市场国家提议向IMF注资3500亿美元,以扩大它的救助能力。拉加德也强调,IMF所掌握的资金需要达到“合适水平”,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发展来满足成员国需求,但她没有透露IMF需要增资的规模。

  这一提议虽然得到了欧元区国家和“金砖五国”的支持,但也遭到了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反对。盖特纳此前就表示,IMF目前已经拥有3800亿美元资金,资金充足不需要增资。费海提称,IMF在参与解决欧洲债务问题的同时,不应该把过多的资源用于对相对富裕国家的银行进行援助上。相比欧洲国家,还有更为贫穷的国家需要救助。

  欧元区:必须先自救

  这次G20预热会议是在为11月3日至4日在法国戛纳正式举行的领袖分会做准备,除欧债危机解决方案外,扩大IMF的特别提款权也将是下个月的主要议题。虽然IMF在欧债危机中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但正如澳大利亚财长斯旺所说:“欧洲人的房子首先应由欧洲人自己去收拾。”分析人士认为,欧债危机过于复杂,在短期内拿出应对方案难度很大,G20与会者只负责出谋划策,真正解决危机还要靠欧洲人自己,从这个角度看,下月的G20峰会很难达成实质性的成果。

  法国是此次峰会的主办者,为了成功举办,法国提出分三步走的欧债危机解决路线图来稳定市场信心。第一步,鼓励欧洲银行业再次注资,资金来源可通过私营部门和政府部门;第二步,对希腊债务进行更大幅度重组,加大私人投资者持有希腊债券减记比例;第三步,提高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的灵活性和效率。有银行分析师认为,即便有了具体的施救方案,这个过程肯定曲折漫长。 国际金融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