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经济之声评论员何京玉独家点评:建行发行次级债。【建行400亿元次级债获批 银行发债规模是去年三倍】
何京玉:今天我们大话的题目是建行发行次级债的事情,我的看法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转暖,中国银行将不得不面临一个发行次级债的阶段,因为根据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只有不断发债才能满足银行业务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大力扶持企业债市场,结束这个恶性循环。
我们这里说中国经济转暖,是相对全球经济,中国明后两年在国家的宏观政策微调以后,将进入一个温和的上升期。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这两年中国经济实际上处于从积极的货币政策向稳健的货币政策过渡的阶段,其实是紧缩的阶段,建设银行今年年初制定的计划,今年的新增贷款要达到7000亿到7500亿元。银监会说,今年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是12%多,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是10%多,建行比一般水平还要高,那就是13%和11%。
我们粗略地估计一下,今年为了这新增的贷款还要补充多少资本金?我算的不准确,因为这个公式比较复杂,贷款其实因为方向不同,权重也不一样,另外信用卡的占用资本金也要计算进去。我们只是粗略估计一下,至少要补充个700亿到800亿之上的资本金。银监会的刘明康主席说,现在银行可以自己解决60%,其余的40%还要公开募集,那我们就明白为什么建行要发行这么多次级债。
如果四大行都要补充资本金,大概是个什么数量呢?至少在3000亿元人民币之上。其中向社会募集的资本金也有1200亿元之上。这就是2011年的向外部募集资本金的缺口的一个数量级,因为具体数字还要一个一个计算。
去年全国所有银行新增贷款7.95万亿元,今年估计和去年持平,也在8万亿元左右。并且我们估计一下,加上所有的银行,资本金缺口要有多大?并且我们看到,明后两年经济不会处于紧缩周期,新增贷款只能多,不能少,银行如果要拓展业务,只能补充资本金。
这就是中国的现状,经济情况越好,社会贷款需求就增加。贷款需求增加,银行就发债。结果呢,银行发债肯定要吸纳资金,造成资本市场资金的紧张,资本市场资金紧张,企业没办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只能去银行贷款,然后银行资本金不足,再发债。这是一个负面放大的机制,结果是什么,就是直接融资的资金被银行吸纳走,去支持发放贷款了。直接融资市场萎缩,间接融资,就是银行贷款越来越多。
间接融资弊端多
我们现在换一个方向考虑这个问题,其实如果直接融资很方便,就是说我们很多企业都不去找银行贷款,而是直接发企业债,那么就会降低银行贷款的需求。银行没有贷款需求压力,就可以少发银行债,那就能留出更多的资金给企业发债,这是另一个循环,这个循环中,直接融资越来越方便,间接融资越来越少。
为什么我反对间接融资?因为间接融资的成本高,因为间接融资的弊端多。为什么这么说?银行发放贷款,赚的是存贷差,就是贷款利息减去存款利息,这对银行来说是最省力气的钱。你想想,无论债务人还是债权人,银行什么都不做,凭空就赚了2%多的钱。还有,银行出于风险管理的需要,总是把钱借给大企业,对小企业敬而远之。为什么,当然是这样,小企业没有抵押物,有经营不善的风险,这是客观事实,银行贷款就是发给低风险的顾客,这是天经地义,你让银行一定要给中小企业贷款,其实是违背了几百年现代银行的运行规律,是强人所难。
直接融资的益处
另一方面,直接融资有很多好处。
第一,对借款人好,成本低,因为不需要再支付利息给银行,里面还有2%的息差。你向谁借款,就发行债券,利息自己商量。而且顾客里总有喜欢冒风险的,不像银行不愿意借。
第二,对债主好,只要你愿意冒风险,其实可以获得很高的利息。
第三,对银行好,今后只要收取手续费,可以充当中间人,因为债券要在正规金融机构交易,银行是最好的选择。
幸运的是,根据我和建行,以及四大行内部人士的沟通,了解到银行其实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在积极探索,现在唯一的需要,就是监管部门的支持。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希望,商业银行今后少发行银行债压迫资本市场,而是要做大企业债市场,这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