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市场自上周五开始大幅回吐涨幅,投资者分歧日渐明显。中国证券报记者从10月29日—10月30日举办的“十大期货研发团队评选”第一阶段北京现场评审会上观察到,目前机构分歧主要集中在欧盟峰会效果、原油及美元走势等方面,大宗商品后市或存变数。
市场重归跌势
上周(10月24日—28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在底部蓄势震荡后大幅反弹。其中,伦铜出现自1980年以来的最大周涨幅,从最低点6784美元/吨最高涨至8280美元/吨;纽约黄金期货出现2009年以来最大周涨幅;纽约原油亦创下今年2月以来最大周涨幅。
不过,自上周五(10月28日)开始,商品市场重归跌势,盘中交投清淡。这主要是由于欧洲援助框架计划引发的乐观情绪逐渐消退,而基金在金属及原油市场出现较大涨幅之后纷纷获利回吐。
本周一(10月31日)的国内期货市场上,众多商品品种早盘小幅平低开后,因日本政府出手干预外汇市场导致美元大涨,对大宗商品形成打压,盘中各品种纷纷振荡下跌,延续了上周五反弹遇阻回落的单边振荡调整走势。其中,化工板块杀跌回调幅度最大,铜、黄金及农产品板块跌幅也较大,市场呈现普遍调整迹象。
机构分歧加剧
震荡市中,此前一边倒的机构对后市出现了明显分歧。
上海中期、金元期货、广州期货和东海期货等机构认为,尽管刚刚过去的欧盟峰会达成了初步应对欧债危机的协议,但这只是一个小成果,危机的关键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现在可能达到了“三而竭”的阶段,特别是政府层面的金融危机有可能传染到银行业。
而珠江期货和国贸期货等机构则认为,欧债危机缓和,市场环境回暖,豆类可能迎来一波超跌反弹。这些机构认为,10月21日,欧洲各国财长已经同意向希腊发放援助款;10月24日法国财长表示,欧元区国家就解决欧债危机达成一致意见;10月26日各方进一步达成更多共识,整个市场对欧债危机的恐慌情绪应该会告一段落。整个11月,处于偏暖宏观环境下的大宗商品可能迎来一波反弹。
原油也是各机构争论的焦点。国海良时等机构分析,从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公布的持仓数据可以看出,基金看好原油的心态有所回升。同时库存在持续减少,随着寒冷的冬季到来,取暖油的需求上升,可能推动原油冲击100美元/桶关口。
大华期货等机构则表示,10月以来原油确实出现了一波持续反弹走势。但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炼油厂开工率持续下降、利比亚和伊拉克的供给情况逐步恢复等因素,可能是后期阻碍原油反弹的较大阻力。(王超)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