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惊变48小时 希腊公投悬念重重欧债危机波谲云诡

2011年11月03日 07:35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政治拖经济后腿

  就在上周末,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还郑重其事地代表欧盟致信二十国集团(G20)伙伴经济体,通报欧盟救助希腊债务困局的进展,并吁求G20戛纳峰会向全球经济重新注入信心。

  但随后一天,希腊政府宣布将对欧盟救助方案举行公投,为救助计划平添了重大变数;而意大利国债收益率连番上扬及此前大举“押注”欧债的曼氏金融(MF)破产,进一步折射了欧债危机的深化趋势和恶劣后果。美国《华尔街日报》2日的文章指出,欧债危机不仅是欧盟的问题,也是一场跨大西洋的金融危机,欧美任何一方的巨大债务问题会通过银行体系而连在一起。

  “希腊现政府内阁,完全支持就欧盟救助计划进行公投的决定。”也许是并没有意识到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周一宣布公投的举动给欧盟领导层“添了多大的堵”,该国政府发言人伊利亚斯·莫西亚罗斯在周二晚间再度用上述明确措辞,强调了希腊举行公投的决心。

  西方媒体认为,希腊政府的表态表明该国通过公投推翻救助案的可能性正在增大。更重要的是,该事件折射出欧元区内部的深层矛盾:即统一货币政策体系缺乏足够紧密的财政和政治联盟提供支持,造成决策环节繁多、过程冗长,极易错失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英国《泰晤士报》就评论称,希腊公投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对欧盟下一阶段发展进行肯定或否定的一次投票。

  此前,多位中外专家均表示,欧元区建立统一财政联盟是大势所趋;甚至,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西姆斯也持类似观点。但现在,希腊举行公投的决定显然将更多关注点从“欧洲应该做什么”转移到了“欧洲能否做得到”上面。

  而1日,瑞银集团全球高级经济学家凯茨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更是强调,尽管他也认为“欧洲要解决现在要面临的问题,财政联盟是唯一一个可行的办法”,但“欧洲文化和政治的高度多样性,使得其短期内无法实现财政联盟”。这也意味着欧洲经济稳定性、社会稳定性、政治稳定性等不平衡问题很难解决。

  “如果希腊公投结果是反对接受欧盟援助,对全球市场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特别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会面临生死考验。”美国纽约交易所交易员马克·奥托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在混乱局势中的决定说明,希腊可能会做出意外的选择。”英国诺丁汉大学经济学教授姚树洁向中国证券报记者直言,希腊公投可能给欧洲带来一场灾难。

  由于希腊政府决定就欧元区救助方案举行全民公投引发市场担忧情绪,全球金融市场近日出现大幅震荡。一度曙光乍现的欧债危机再度发酵,走向扑朔迷离。从曙光闪现到后院失火再到重新危机四伏,48小时内,欧债危机形势急转直下并重创了刚在10月重聚信心的全球金融市场。

  目前,欧元区主要经济体领导人已要求希腊尽快展开公投并决定在2日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但其是否能在G20峰会前拿出完备方案、G20峰会及随后举行的欧元区财长会议能否将救助方案细化到“可信可行”的程度,乃至市场是否会做出乐观回应,都将难有明确答案。

  下一个是意大利?

  抛开欧元区发展进程中的深层矛盾,希腊国内的政治形势也让其最终避免债务违约的前景难言乐观。虽然德国《明镜周刊》强调“帕潘德里欧让希腊人做决定是正确的”,但帕潘德里欧内阁却要首先面对希腊人的另一次重大决定,即本周五的信任投票。如现任内阁赢得信任投票,很难说其是否会因当前反对实施进一步财政紧缩的呼声而做出妥协、任由公投做出“反对”结果;而如果其输掉信任票,则希腊还需要重新进行大选,欧盟救助案最终“流产”的可能性同样不小。

  这一状况导致投资者以较周一更为激烈的情绪实施抛售,导致欧美市场1日全线大跌。当日,德、法、意、西市场基准股指分别大跌5%、5.38%、6.80%和4.19%;纽约股市三大股指也全线跌逾2.4%;欧元对美元汇率也继续走低。

  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6.18%,接近历史高点6.397%并创下450基点的与德国国债利差新高;该国5年期国债信用违约掉期证券(CDS)息差也扩大至495个基点。这似乎都在证实罗素投资亚太区首席策略师安德鲁·皮斯有关“意大利或为欧债危机火上浇油”的警告;而“欧元之父”蒙代尔则坦言,经济规模位居欧元区第三的意大利,其债务问题只能自行解决。

  此外,美国知名期货经纪商MF因大举投资欧债而导致全球资金链断裂的事实,也让投资者不免回想起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10月31日申请破产保护的MF是继德克夏银行后第二家因欧债关门的金融机构,其倒闭也是1980年以来全美第七大破产案。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