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意外降息,表明欧洲摒弃了固有的应对通胀态度。可见,希腊的破罐子破摔行为起了作用。当欧洲中心国不愿意出让资产还债的时候,铸币税就成了唯一的解药。相比而言,通胀的冲击是较弱的,更容易接受。
自从垄断铸币权后,通过适度的铸币税来缓解财政压力,是所有政府首选的融资方法。欧元的建立,实际上是强行封住了各国自行化解财政危机的穴道。降息以及下一步增发货币将会缓解这种僵滞状态,因此欧洲央行或将持续降息。但这对经济实质恢复未必有明显效果,因为欧洲问题本质是过度消费无法与生产匹配。不进行艰难的节衣缩食,问题将无法根本解决。不过,乐观地看,在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前,暂时放弃教条般的成见,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前,巴西、澳大利亚等资源国的降息表明全球加息周期已经结束,而欧元区的降息或意味着。于是市场开始猜测美联储和中国央行势必追随这一潮流。特别是中国,定向宽松的政策将会转向全面宽松。两年前,资源国、生产国、消费国渐次加息,全球开启加息周期,基于此,市场如此揣度降息周期也在情理之中。
这固然是一种周期的思维逻辑,但周期思维有一个固有的缺陷,即容易程式化,容易犯所谓刻舟求剑的毛病。加息是按世界再平衡的顺序渐次展开的,降息未必一定是这样的。一个最简单的理由是降无可降。美国没有参与上一波加息,也就谈不上再一次降息,因为其利率已经无法再降。
而对中国来讲,以量补价,扩大信贷规模是市场所期待的。降低利率,更是很多人的想法。然而目前中国降息的条件尚不具备。
目前支持中国降息,依据不过是之前的老生常谈:中国的出口下滑使得一些中小企业无法生存等。我们承认,当前出口是有问题,但中小企业的问题是信贷不足,还是转型不够,需要明确区分。近期一些针对温州中小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转型不够才是中小企业最大问题。那些不能及时转型的企业已经彻底沦为外围公司,是必定要消失的。此时救小企业,还不如做好防火墙,加大失业救济,增强社保力度。如果不这样做,势必会困于其中,当断不断,必乱。
不支持中国降息的最重要理由不在于中小企业的生死,而在于被强力束缚的资产价格将会因降息而挣脱,一旦降息,后果不堪设想。希腊与德国相较是赤脚的不怕穿鞋的,欧洲与中国相较,同样如此。中国的资产泡沫让我们穿上了一双根本就脱不下来的鞋子,哪怕是走出微小的一步,也要掂量掂量鞋子的重量。
外围的降息,必然对人民币产生相对引力,欧元的贬值,更增强了人民币升值的可能。中国的货币政策不可能全面宽松,甚至应该比现在更紧。在上述的背景下,适当采取定向宽松将更加重要。(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 魏凤春)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