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外币别成烫手山芋 外汇理财产品提供别样出路

2011年11月11日 16:18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暑假带孩子去了趟美国,还剩2000多美元暂时用不到,就存了3个月的定期。”正在浦发银行咨询的杨女士告诉记者:“眼看快到期了,这钱还不知道怎么处理,是换回人民币,还是再换些美元买理财产品?”

  像杨女士这样手中持有外币的人在不断增加。通常的情况是,在国外没有花完的外币被带回了国内,本想存在银行生利息,却又发现能存的外币正在不断贬值,收到的利息还不能抵消亏掉的本金,而有些国家的币种,银行也没有对应的业务。针对这种情况,记者采访了光大银行北京分行财富中心总经理助理杜学敦,请他对这些问题作出解答。

  人民币更保值

  “如果居民手中持有外币,在未来没有需求的情况下,可以换成人民币。”杜学敦告诉记者,“因为从长期看,人民币还会继续升值,如果继续持有外币,将导致汇兑损失。当然,这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币种进行不同的操作。对于美元、欧元、英镑,建议兑换成人民币。因为受债务危机困扰,这些国家经济增长乏力,人民币对这些币种将有较长时期的升值趋势。而对于部分新兴市场货币和资源型国家货币而言,则不必立即进行结汇或换汇。”

  “如果手中的货币是小币种,最好拿到中国银行统一办理。”杜学敦介绍,我国大部分银行的外币业务都只针对八大币种,即美元、加元、英镑、欧元、瑞士法郎、港币、日元、澳元。对这些币种银行也基本有定期储蓄。

  留用外汇可理财

  居民除了对外币进行“存”和“结”的选择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购买银行的外汇理财产品,但购买外汇理财产品需要承担汇率风险。虽然外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还不错,但是并不适合所有的投资者。杜学敦表示:“银行发行的外汇理财产品主要针对外币持有者,一些客户因为有留学、工作或者业务的需要而长期持有外币,短期不需要动用时,可以做一些投资理财,以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目前银行的外汇理财产品所需要的资金门槛一般都是折合人民币5万元以上,具体的情况还要看银行的产品发行说明书。对于正处于下跌状态的外币,不要急于操作,要看其长期走势。

  据杜学敦介绍,个人外汇理财产品和人民币理财产品类似,也分固定收益型和浮动收益型两种。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推出的外汇理财产品多为固定收益型产品,银行将募集的理财资本金在国际国内金融市场进行外汇即期交易等,所产生的投资收益和无风险资产收益共同构成产品收益。在产品到期日(或银行提前终止日)正常兑付的情况下,购买这种产品的投资人获得约定的理财收益。而外资商业银行的产品多为不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

  在采访中,记者去了几家银行。浦发银行的大堂经理告诉记者,目前浦发的外汇理财产品只涉及美元和澳元,期限都是1年以内;而招商银行贵宾理财的相关人员也表示,招行的外汇理财产品有美元、澳元和港币,如果居民手中有这些币种的话,可以做一些这方面的投资。另外四大商业银行的外汇理财产品也都是集中在美元、澳元和港币上。

  投资收益较高

  虽然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明显多于外汇理财产品,但外汇理财产品品种虽少,有些却收益颇丰。据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10月22日至10月28日共有394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其中收益率为6.30%及以上的产品共有5款,均为澳元理财产品。其中,招商银行到期了一款澳元债券类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32天,到期获得7.00%的年化收益率;中信银行到期了一款澳元债券类产品,投资期限为6个月,到期获得6.80%的年化收益率;交通银行到期了3款澳元债券类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分别为365天、365天和6个月,到期分别实现6.80%、6.55%和6.30%的收益率。杜学敦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在澳大利亚央行率先加息后,国内相关的澳元理财产品收益率都有所提高。”

  杜学敦介绍,从以往经验看,固定收益的外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基本上可以得到保证,客户需要承担的是汇率风险,购买理财产品的一段时间里,如果汇率发生了较大变动,可能会导致产品到期后客户的资产缩水,所以外汇理财一般为短期。同时杜学敦也特别提示,对于手中没有外币的投资者,一般不建议用人民币兑换外币再投资这种做法,币种转换中间本来就存在汇兑损失,况且,银行发行的一些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也不低。

  外汇即期交易

  外汇即期交易又称为现货交易或现期交易,是以双方约定的汇率交换两种不同的货币,并在1至2个营业日后进行清算的外汇交易。它是外汇市场上最常用的一种交易方式,即期外汇交易占外汇交易总额的大部分,主要是因为即期外汇买卖不但可以满足买方临时性的付款需要,也可以帮助买卖双方调整外汇头寸的货币比例,以避免外汇汇率风险。由于即期外汇交易只是将第3天交割的汇率提前固定下来,它的避险作用有限。本报记者 张衍 通讯员 康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