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受困于存贷比红线,银行又开始想方设法揽储以冲刺年底存款大考,但没想到的是,曾被银行看好的超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这一“利器”却被突然叫停。在银监会封杀超短期理财产品后,银行很快推出了超过30天小于3个月的产品进行应对。
记者昨日从省会多家商业银行了解到,银行的确已改变策略,并开发一些时间超过30天,小于3个月的理财产品进行替换,或者推出无固定期限理财产品的理财产品来取代超短期理财产品。
揽储压力倍增
10月9日,银监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商业银行不得将存款单独作为理财产品销售,不得将理财产品与存款进行强制性搭配销售。商业银行不得将理财产品作为存款进行宣传销售,不得违反国家利率管理政策变相高息揽储。
“这让银行变得非常被动。”一家国有商业银行负责人表示,月末、季末尤其是年末是监管层对银行的考核时点,商业银行为了满足监管层对存贷比的要求,理财产品就是重要的揽储工具之一。而《管理办法》的颁布无疑加重了银行存款压力。
“无论是从政绩还是实际考虑,年底的确是银行最需要钱的时候。”一位招商银行的理财专员告诉记者,存款压力加大,也与民间借贷活跃密切关联,大量存款流出银行体系,“投身”收益率更高的民间借贷。
不过也有些人士对于《管理办法》的实施保持观望,省会一家中资银行人士认为,理财产品新规的最终执行情况仍有待观察。主要原因在于今年商业银行存款压力持续加大,使得其不惜成本吸收资金以达到贷存比指标。
超短期理财产品降温
作为揽储利器,火爆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却随着《管理办法》)的出台而“退烧”。
“难得在股市低迷、楼市不景气的情况下,银行的理财产品能够大卖特卖,银行肯定会兴奋地卖理财产品,特别是要在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上取胜。”一国有商业银行河南省分行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利用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吸引力使得银行存款大起大落,极不稳定。但是,我们只要能在月初通过理财产品将客户的钱维持在银行,到月末将钱从理财赶出来变成存款并不是什么难事。
另一股份制商业银行郑州分行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理财产品揽储这一招术,银行用得高兴,却让监管部门非常担心。这一次银监会特别选在这一节点再次出手,目标非常明确。这次银监会不仅口头要求各银行暂停发行1个月内期限的理财产品,还要求总行而且还要求各家银行总行递交“保证书”,除了不发行超短期产品外,还要求各银行不得超限。这就可以看出监管部门的力度之大,超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可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难以出现在市场上了。
银行“下有对策”出新招
据相关媒体报道,就在前不久,有家省外商业银行为了揽下考生每人200多元的报名费,不惜面见当地教育局建议其采取网上报名转账的形式,从而吸引考生家长去该行办卡,同时免费赠送考生一个U盾。
200元储蓄送一个U盾,大有赔本赚吆喝的架势,但在银行看来,这蚊子再小它也是块肉啊!更有甚者,湖南长沙的一些银行要求贷款买房的客户先为其揽储后,方可放贷。记者在一些银行的官网上发现,不少银行将理财产品的发行投资期限拉长为30天至40天左右的理财产品,不仅避开了《管理办法》的约束,而且到期日也基本就在12月30日大考日附近,以10月份1个月内期限理财产品平均3.98%的收益率水平来看,这些在售产品的收益率普遍在4.5%以上,部分甚至直逼6%,银行借机抢跑年底大考的意味浓厚。
此外,还有一些银行开始主推开放式的理财产品。这种开放式理财产品没有固定到期日,在产品开放期,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投资意愿随时加入(申购)或退出(赎回)。这就避免了封闭式产品一样起息后认购金额固定不变的情况,开放式理财产品在产品开放期,只要满足最低持有份额,投资者可以随意增加或者减少投资本金。
据记者了解,银行的疯狂揽储正呈蔓延之势,外资银行也纷纷加入揽储大军的行列,一些外资银行纷纷在其官方网站上推出了年末最新促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