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中资银行十年海外扩张 规模比肩外资管理仍落后

2011年12月09日 07: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资料图片  

  编者按:201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满十年。在中国刚刚加入WTO的时候,许多人也许并未意识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除了给世贸组织带来积极影响外,也给世界贸易带来巨大变化。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新网财经中心推出系列稿件,从中国企业“走出去”、民企发展增速、跨国公司在华十年变迁等角度,为读者解析入世十年中国的经济如何飞速跨越式发展,及展望未来十年如何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迈向新的征程。

  中新网12月9日电 (金融频道 曹文萱)距今,中国加入WTO已满十年。在这十年之间,中国银行业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外资银行则史上首次进入中国。在新的“十二五”规划下,中资银行更需加快向外拓展的步伐,满足中国企业“走出去”所衍生的各种金融需求,而同时,随着中国银行业务扩张的不断变化,以及对新型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中外资的竞合关系或将继续,并成为发展趋势。

  中资行“出海”扩张

  障碍重重 软实力待改善

  在这十年间,中资银行的海外扩张更重视互补优势。2010年3月份中国工商银行收购了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成为其最大的股东,双方互补的优势比较突出。同样,中国建设银行收购美国银行亚洲有限公司、中国银行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等也都具有较明显的互补效应。

  据英国《银行家》杂志曾报道,2010年,中资银行实力已经超日本,仅次美国。

  同时,中国银行业海外扩展之势不断加强,据业内人士透露。截至2011年6月末,中资银行已在境外设立子行18家、分行56家、附属公司23家;中资银行在境外收购机构也已达到16家。

  全球布局的中资银行,海外扩展之路上其实障碍重重,也反映出中资银行的软实力仍需改善。

  对于在海外经营经验相对不足的中国银行业者而言,海外扩张风险,尤其是向欧美等成熟市场扩张的风险还是很高。同时,外国公众一直怀疑中国银行业进军海外是否含有国家政策意图,中资行的一举一动也备受关注。

  在软实力方面,中资银行因为目前经营模式缺乏原创力,金融产品研发能力亟待提高。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近日在《中国金融》杂志刊文指出,从规模上看,中国银行业已经可以与欧美日争雄,实现了硬实力的平面扩张。但从软实力看,微观上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还不尽如人意。

  外资行“掘金”中国

  水土不服 看重市场潜力

  十年间,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深入,国际上越来越多的银行纷纷登陆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中国境内银行业市场上一支重要的竞争力量。

  得益于外资银行带来的“鲶鱼效应”,国内银行在开放竞争中得到激活和优化。中国银行业总资产由十年前的17万亿元,增加到现在的超过百万亿元。事实上,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反而让外资银行感到紧张,在2010年普华永道的调查中,42家外资银行首次明确把来自中资银行的贷款业务竞争看作是最大的挑战。

  但同时,外资银行俨然由“狼”变“羊”。

  据《解放日报》统计,十年前,外资银行资产规模接近万亿元,市场份额最多时占到了5%;十年后,外资银行增长到3万亿元,而市场份额却降至2%。

  一家外资行高管认为,外资行发展速度落后,一方面是受金融危机大背景的影响,但也表明外资行在中国内地有水土不服的情况。

  中外资银行竞合十年

  “引资”“引制”“引智”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2006年底,人民币业务对外资银行已经全面放开,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中外资银行都在力图弥补自己的“空白业务”。外资银行进军低端客户群体市场,以及向中西部和农村进军,开辟新的市场。中资银行积极挺进高端客户群体的信用卡尤其是商务卡市场。

  在竞争之于,市场上也不乏各种中外资成功合作的模式。

  据统计,2005年国有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全面开花:同年6月17日,美国银行以25亿美元的出价购入建行9%的股权;9月27日,苏格兰银行、瑞银集团、淡马锡入股中行。2006年8月30日,工行和高盛投资团签署了备忘录。

  近日,一家中资行高管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透露:“中资行已经变成老师了。”前几年还会前往国外学习业务,但是现在外资行都戏称不再接待中资行了。

  近日,交通银行董事长胡怀邦在《中国金融》杂志刊文表示,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推动中国银行业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中资银行在“引资”的基础上,达到了“引制”和“引智”等目的,同时也实现了与国际银行业体系更深程度的融合。(中新网金融频道)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