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不会出现大规模资本外逃
![](http://m.johnnytowncar.com/i3/2011/news/images/1.png)
昨日,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金砖国家在不远的将来建立规模1000亿美元的联合储备库,中国将向此金砖应急储备安排提供最大份额。而在不久后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前夕,各国如何应对发达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成为焦点之一。
金砖应急外汇储备是否能抵挡金融风险?专家表示,联合储备库作为短期应急机制,对在新兴市场蔓延的金融风险担忧将有所缓冲。
而在中国内部,危机应对机制已经形成。易纲表示,中国拥有充裕的流动性和比较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缓冲措施来应对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外溢影响。中国将继续保持货币市场流动性适度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让市场供求决定汇率。
能否抵挡风险?
近期,新兴市场货币大幅贬值、央行储备大幅缩水、经常账户赤字扩大,亚洲似乎陷入上世纪90年代的境况,1997年金融危机是否会重现,成为业界人士的担心。
“新兴经济体核心外围结构相似性非常高,一旦印度、印尼等国家的股市、汇市负面效应持续,不可避免要传递到其他新兴经济体,就要面临经济结构的脆弱性。”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说。
他告诉南方日报记者,金融是正负反馈的链条,假如某个时刻出现大规模的资产抛售,不可避免要产生流动性黑洞,导致新兴经济体经济硬着陆。“联合外汇储备库的设置是必要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冲这种危机。”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所所长谭雅玲则担心,金砖五国目前经济相差非常大,各国货币也不统一,协调起来非常困难。另外千亿美元的规模相对于整个万亿市场规模来说微乎其微,这种机制的可实现性和可期待性仍待实践检验。
“不过,作为一种短期的应急机制,联合外汇储备库也可能起到心理上的维稳,对市场情绪有一定保护作用。”谭雅玲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
中国未受到较大冲击
实际上,在这次新兴市场的金融市场动荡中,中国并未受到较大冲击——人民币汇率逆势而上,表现依然坚挺。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688,虽较前一交易日跌8个基点,但较8月23日上涨22个基点。
“中国不会出现本币大幅度贬值和大规模资本外逃现象。”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中国持续经常项目收支顺差、巨额外汇储备等筑成了稳固的危机防波堤,而且中国外资流入实体经济部门直接投资占比大,没那么容易流动外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并未受到此轮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中国在建立联合外汇储备库方面表现比较积极。易纲表示,在上述千亿美元的储备库中,中国将为该应急机制提供最大份额。
“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总共占7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占一半,贡献较大份额可以理解。”刘煜辉向南方日报记者解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金融危机具有传染效应。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外围经济结构相似性较高,一旦危机得不到遏制,整个新兴经济体都会受到影响。
刘煜辉还表示,新兴市场国家一直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和对外投资目的地,近些年来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多。“一旦哪个新兴经济体从整个经济链条上掉下来,对中国经济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赵晓娜
>金融频道精选:
![](http://m.johnnytowncar.com/i6/2011/news/images/1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