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假发票犯罪屡打不绝 高额利润处罚过轻成主因——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法治新闻

新型假发票犯罪屡打不绝 高额利润处罚过轻成主因

2010年11月01日 08:36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伪造医疗收据、航空客票,犯罪手段花样翻新,1月至今湖北警方缴获2000余万份假发票

  “今年1月至10月,湖北省公安机关配合税务、城管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两次打击整治街头公开贩卖假发票行为的专项行动,共查获在街头兜售假发票的违法人员321名,收缴各类假发票49万份。”湖北省公安厅经侦总队队长史和平近日透露。

  据了解,目前打击这类街头假发票犯罪在公安机关已成为常态。不过,在此次专项行动中,又发现了两种新型发票犯罪形式——假医疗发票和航空电子客票。

  新型假发票犯罪手段隐蔽

  近日,武汉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举报,外来务工人员李某经常在武汉各大医院门口出售伪造的医院医疗收据。

  经查,民警发现了李某的交易规律:先与客户接头,了解客户对假收据的要求,谈好价钱回制假窝点制作,最后交货。

  被抓获后,李某供述,因单位或保险公司只能按票据金额的一定比例报销住院费,一些人住院后想多开住院费金额,于是,他收集了各大医院的票据样本,在电脑中设定收据模块,并从外地购买大量空白假票据,然后到各大医院门口散发代开医院票据的名片。如有人打电话询问,他就自称能开到医院的票据,并按票面金额的10%收取费用;对完全没有住院,纯粹想用假票据在单位和保险公司骗钱的,李某还帮助其伪造住院证、出院证、病例、诊断证明等全套手续。据查,2008年至案发,李某已非法获利120万元。

  如果说医疗收据只是新型发票犯罪的冰山一角,那么伪造航空电子客票则是更为隐蔽的新型犯罪。

  今年8月19日,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夷陵分局就成功破获一起特大出售伪造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案件。2007年年底以来,犯罪嫌疑人陈某长期在武汉从事出售假航空行程单活动。从2008年1月至案发,陈某已出售假航空行程单达54万余份,按每份行程单0.3元到1元不等的价格与客户交易,从中非法获利数万元。

  高额利润仍是犯罪主因

  据湖北省公安厅经侦总队政委肖洪祥介绍,今年1月以来,湖北省公安机关打击假发票犯罪共缴获假发票2000多万份,是2008年的10倍。如果这些假发票都使用出去,将造成至少300亿元以上的国家税款流失。

  而在2008年,湖北也曾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打击假发票犯罪的行动。

  为什么假发票犯罪屡打不绝?

  “这是因为制售假发票存在着高额利润。”肖洪祥说,“一本发票生产成本只要几元钱,而卖出一般都在50元以上。最近由于货源紧缺,一本假发票卖到百元以上,有的一张手开增值税发票甚至卖到200元;而电脑机打增值税发票因冠有仿冒的识别号码,一般按开票金额收取0.3%到0.8%的手续费,非法利润更高。”

  “假发票之所以猖獗,另一方面原因是买方市场需求旺盛,一些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为了避税逃税或侵占公款,大肆违法购买使用假发票。”史和平说,“假发票泛滥不仅造成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而且容易引发腐败问题。”

  处罚过轻致屡打不绝

  据了解,正是因为目前我国法律对非法制售和使用假发票的处罚相对较轻,使得假发票治理面临执法困境。

  根据国家财政部1993年制定的发票管理办法,私自印制、伪造变造、倒买倒卖发票,私自制作发票监制章、发票防伪专用品的,由税务机关依法予以查封、扣押或者销毁,没收非法所得和作案工具,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今年5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公布了《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规定了打击普通假发票犯罪新的立案标准。

  “不过,就算有了新的立案标准,非法制售普通假发票一般才判两年至七年有期徒刑。相对于制售假发票的高利润来说,其风险系数仍是微乎其微的。”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分局经侦大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警官告诉记者。

  此外,据这位警官透露,之所以存在巨大的买方市场,是因为非法发票买家的违法风险也很低。根据发票管理办法,对使用普通假发票的企业,按“不按规定取得发票”处理,“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除非是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对于使用普通假发票,若达不到一定金额,警方根本无法对买家进行处理,因为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均未对此作出规定,我们也只能将案件移交税务部门处理。”这位警官说。

  本报记者胡新桥

  本报实习生刘志月

  本报通讯员龚轩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