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89岁退休高官"护送"农民上访 被称"最可爱的官"(2)

2011年01月09日 14:26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羊城晚报:您觉得这件事会有怎样的结局?

  杨维骏:不好说。虽然目前是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但估计还会有很多理由来说明征用农民的土地是合法的,要让政府来纠正自己的错误,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羊城晚报:那您有何应对的办法?

  杨维骏:有的。我已经查阅了相关文件并请教过专家,有关部门解释说,这次征用韩家湾村土地的用途是为了恢复滇池的湿地,但据我了解,恢复湿地的范围只需在滇池水平面外延100米就足够了,但这次征地的范围,已经有1000多米。我已经找到了权威的政策依据,到时候我会拿出来。

  公车

  他上门来指责我不该开着专车带群众去上访……我就奇怪,退休干部的配车难道就是用来游山玩水的?那不是为民服务的态度!

  羊城晚报:“上访事件”后,您的生活受到影响了吗?

  杨维骏:我的生活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我也没想过会“成名”。有些事情我也想借羊城晚报澄清一下。有个网友说我是因为退下来了,待遇不如在位的时候好,因为心理不平衡,才会带领村民去上访的。凭良心说,我反腐反了30多年,带村民去上访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出格的举动,而是我的真性情的表现。

  羊城晚报:您现在的住房(两层别墅)其实还挺不错的。

  杨维骏:这不是我一个人专享的特权,这一片别墅都是有一定级别的领导居住的,我也是按政策享受的。2001年,政府给了政策性购房的机会,坦白说,以我的收入是买不起现在住的这套房子的,我退休的时候工资是3000多元,后来才涨到五六千元,到现在是一万元出头。买房子的时候,是我在美国的儿子寄钱回来,补足了部分房款,我才买下了这个房子。

  羊城晚报:您真的一点顾虑都没有吗?

  杨维骏:我没有,从政以来我屋内一直挂着自写的自勉的话:“以丹心照万民,甘造坎坷不甘驯”,我无所畏惧。

  羊城晚报:这次带民上访后,是不是有位政协老干处的领导来找您谈话?

  杨维骏:不是谈话,是质问。他上门来指责我不该开着专车带群众去上访。我和他辩论了整整两个小时。我就奇怪,退休干部的配车难道就是用来游山玩水的?那不是为民服务的态度!政府给我配的车,那是人民给我的待遇,我会用它来做更多有益于人民的事。

  省委每年开两次情况通报会,会上,省委书记都会诚恳地表示要征求副省级以上老干部的意见。如果我天天坐在家里,怎么能发表意见,我是可以坐公共汽车、出租车去做调研,但我一个89岁的人,坐配车去调研有什么问题吗?群众反映问题也是我们获取民意的途径,我为什么不可以参与其中?

  羊城晚报:很多网友评价您为“最可爱的官员”,您怎么看?

  杨维骏:不是我多么崇高,而是现在有些领导干部对老百姓的感情淡了。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在上海的法租界里,那些拉黄包车的车夫和挑西瓜的商贩汗流浃背的场景,一直都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我是从心里体恤他们。

  羊城晚报:目前国内很多地方都有因为拆迁改造产生的问题和矛盾,也有很多上访事件,您管得过来吗?

  杨维骏:我觉得还是体制有问题。一些主政者并非以民生问题为首重,而是追求那些看得见的政绩,所以到处大拆大建,“农民被上楼”现象就是典型,村庄改造却让村民失去自主权,农民生活和就业处于困境,许多官员只唯上、只唯权、只唯钱、只唯政绩,却忘了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这个根本。

  人生百岁、终须一死,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我就会做我认为该做的事情。这样,在我闭上眼睛的时候,我才能做到心安,我才能说我无愧于人民。

  大局

  什么是大局观?国家观、人民观、社会观才是大局观……难道不符合某些人的局部或个体利益就是没有全局观?

  羊城晚报:能谈谈您在省政协副主席任上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吗?

  杨维骏:1964年之后,官倒很厉害,当时全国都成立治理整顿公司领导小组,我担任云南小组的副组长。当时我掌握了一些情况,反映当时一位云南高官的亲戚的问题,但在小组会上,我汇报完情况之后,居然没有一个人回应,都集体失声了,全都当没听到。这件事情也就奇迹般地不了了之了,我对此感到惊讶和愤慨。

  羊城晚报:您谈及很多问题的时候,都会提到海外影响,您怎么理解“大局观”?

  杨维骏:有人会指责我缺乏大局观,可我认为和他们相比,缺乏大局观的恰恰是他们。什么是大局观?国家观、人民观、社会观才是大局观,不是某个官员的观,难道不符合某些人的局部或个体利益就是没有全局观?

  羊城晚报:在反腐的道路上,志同道合的人多吗?

  杨维骏:不能说多,但是有人支持我。我退下来后,朋友却突然多了起来,一些平日里接触不多的官员都主动打电话给我,朋友圈子一下子扩大了不少。

  羊城晚报:在您看来,推进反腐工作有无捷径可走?

  杨维骏: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早已建立了政府高级官员的财产申报制度,这是防止高官利用职权贪污受贿的有效机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所有官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应是人民勤务员,为什么我们反而迟迟不能建立领导干部的财产申报制度呢?还有,干部财产如果只是向组织申报,不公诸于众,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让领导干部及其家属子女的财产充分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让全社会共同审查、监督。

  羊城晚报:也有的观点认为财产申报会侵害官员的隐私权,您怎么看?

  杨维骏:在我国,官员之所以为官,那是人民赋予他的权力。当然,也可以选择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向社会公布财产,那只好对不起了,你就不要当这个官了,人民不会强迫你的。我相信,这样的政策是不会有官员反对的,因为谁反对都会引起质疑:是不是他有什么不能公开的财产和收入啊? 文/图 羊城晚报特派记者 薛江华(发自昆明)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