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毒枭获死刑凿屋越狱逃脱20年后重操旧业终落网

2011年01月18日 14:10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年前,一个名叫杨华的毒枭因携枪贩卖海洛因10余公斤被判处死刑之后,竟组织和胁迫7名同监人员越狱而逃,并继续贩运毒品。2010年12月底,杨华在组织他人贩毒时,被云南保山边防支队抓获。记者今日从保山市人民检察院获悉,检察机关已经对这名越狱长达20年的毒枭提起批捕。

  逃跑毒贩牵出越狱案

  “站住,再跑就开枪了。”听到边防官兵追捕的声音,犯罪嫌疑人不仅没有停下脚步,反而向公路边的稻田跑去。4名官兵前后迂回包抄,将这名男子控制住。

  2010年12月25日下午,云南保山边防支队机动执勤组在龙陵县龙山卡收费站执勤,在对一辆开往保山市的出租车依法实施检查时,发现两名妇女及两名男子神色慌张。随后,执勤官兵对这4人进行了重点检查,当场从两名妇女身上查获冰毒21块,重达1744克。

  就在这时,正等待检查的一名男子突然转身逃跑,但很快被边防官兵抓获。

  “我叫刘忠,负责将带‘货’的人送到保山……”

  男子在接受讯问时,看似“老实”地向警方交代情况。然而,让侦查人员觉得奇怪的是,刘忠对自己的过去经历避而不答,而且情绪极不稳定,屡次用头将桌子撞得“嗵嗵”直响。侦查人员立即将其控制,增派人手严加看管,并反复做好劝解工作。

  侦查员通过网上比对,发现网上追逃系统中并没有刘忠的照片。侦查人员再次提审,几番心理战下来,刘忠终于开口交代:他是1990年从保山某看守所逃跑的死刑犯。此话一出,在场的侦查员大吃一惊。后经公安机关查证,这名男子的真实姓名叫杨华,正是20年前越狱潜逃的主犯。

  撬监室钢筋凿墙越狱

  杨华是如何组织他人从戒备森严的看守所内逃脱?20年前,当地曾传闻,杨华会“缩骨功”。即便如此,难道其他7名越狱者也会这门“功夫”?

  当年,民警在现场勘查中,发现杨华所在监室内留有一个92公分高、26公分宽、64公分长的两层碗架,铺板上留有19颗被拔掉的9公分长铁钉的钉眼,铁门窗上直径为16毫米48公分长的钢筋被撬走。但杨华是如何逃脱的,一直是个谜。

  杨华被边防官兵抓获后,交代了当年越狱的经过。

  1989年11月24日,杨华因携带仿54式手枪1支,子弹7发,贩运毒品海洛因14.135千克,被警方抓获。在看守所,他表面认罪态度好,暗中却千方百计盘算着逃跑。1990年4月中旬,他企图传字条给其父母,让父母把钢锯片插进油条内带进监室内作案,未能得逞。

  1990年6月19日,法院一审判处杨华死刑。同年9月8日,二审维持原判。眼看着执行死刑的日期一天天逼近,杨华终日惶恐不安。当年10月29日,看守所组织对监室进行清理工作。晚上,杨华对监室内的其他人说:“反正我是被判死刑的人了,早晚要死,我要是逃跑,谁和我跑就帮他,不逃跑的不能报告,谁报告我就弄死谁。”

  数日后,杨华和同监室人员撬出了监室摇头窗上的一根钢筋,8人交替“掩护”,白天在放风场、夜间在监室内磨作案工具。他们取出床板上的铁钉,用藏在铺底的半截砖头当锤,开始用铁钉凿水泥浇灌的房顶。

  越狱前的11月18日,值班人员发现一名案犯在放风场水池边磨钢筋,看守所组织人员进入监室调查,从杨华的床铺下搜出半块砖头。追问中,杨华谎称用砖头、棉花搓火抽烟。当时,杨华等人用棉花堵住洞口,将馒头掰碎沾水糊在洞边,又从墙上刮下石灰粉末,涂在一块白布上蒙住了洞口,才蒙混过关。

  此后,当杨华等人凿出的洞有5公分深时,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逃脱,竟然撬起一根长约202公分,直径为12公分的床铺楞木,由3人抱住楞木猛力冲击洞口。而洞口的上方正是一个储藏室,他们撞开洞口后,逐个按照杨华的安排爬上储藏室,然后逃之夭夭。

  逃亡20年终落法网

  杨华等人出逃次日凌晨0时10分,看守所值班民警在收押嫌疑人时,发现杨华所在监室出了问题。看守所内顿时警笛大作,300余名武警、公安民警分成多个小组展开追捕工作。多路警力在通往德宏、怒江、畹町和临沧方向的各个公路要道设卡堵截。

  经过17天的追捕,与杨华同一监室的几人或被抓或因拒捕被击毙。而杨华则逃至境外。

  杨华逃到境外后,改名换姓四处东躲西藏,不敢在大白天自由出入,不敢去人多的地方抛头露面。后来,他靠做泥匠工维持生活。2010年12月,迫于生计,他答应伙同他人帮助境外老板组织运送毒品入境,没想到刚入境就被边防官兵抓获。

  “现在被抓了,反而觉得踏实了,我现在只想早点结束这一切……”在办案民警问他还有什么心愿时,杨华平静地说。

  办案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又根据刑法的规定,对已经判处死刑的罪犯,又有其他犯罪行为的必须数罪并罚。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本报记者储皖中

  本报通讯员施怀基

  谢丽勋张世宇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