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凌晨,永康发生一起恶性杀人案件,死者被摩托车运到永康二中前面的山坡上,连车带人被焚毁。4月6日,就在案件陷入瓶颈时,“聪聪”立下了奇功——
在距离焚尸现场千米外的一个出租房旁,“聪聪”忽然兴奋起来,向警员们发出信号。接着,“聪聪”在出租房的墙壁、衣柜以及拖把上,发现与被害人相同的血迹。循着“聪聪”发现的线索,警方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聪聪”是温州刑侦支队警犬管理大队的血迹搜索犬。破这种案子,对“聪聪”来说是小菜一碟。它的本领有多大?1毫升的血,加500毫升清水稀释,再倒进卫生间地漏,经过反复冲刷,三个星期后“聪聪”还能嗅出血的气味。
它的专业课是“闻人血”
今年5岁大的“聪聪”,是一条德国牧羊犬。
“聪聪”是温州6条血迹搜索犬中的“老大”,也是我省首条血迹搜索犬。2008年时,它被民警刘琳丰作为刑侦工作犬带到温州。
温州刑侦支队警犬管理大队副大队长章华健介绍:“命案中,除了投毒案,几乎都可能出现血迹。我就想到训练一只血迹搜索犬。”“聪聪”的到来让他眼睛一亮,这只年轻的德牧非常灵敏,章华健觉得训练血迹搜索犬的机会来了。
刑侦工作犬主要分为追踪犬、鉴别犬以及血迹搜索犬。血迹搜索犬兼具传统追踪与物证搜索两样本领。
“它的训练和一般警犬不同,主要训练它对‘人血’的认识。”刘琳丰说,训练从易到难,先是3个半月基础课,接着“聪聪”就开始上“专业课”——闻人血,从一大盆血开始练,接着是一碗血、1毫升血、1毫升血兑10毫升水、1毫升血兑100毫升水……
不仅血的剂量逐渐变少,民警还对“聪聪”进行嗅觉干扰,比如人血旁滴动物的血、加上汽油等等,这是为了让“聪聪”适应不同命案现场的环境。
当然,人血的状态也不会一样,比如被风干的血、腐烂的血等,“聪聪”也要一一学会区别。
还有,粘在不同物体上的血,比如滴在水泥地里、飞溅在墙上、流入泥土中、粘在衣服上等等,气味也会随之起细微的变化,“聪聪”要根据这些变化,一一“闻”出血的味道。
“理论上,‘聪聪’甚至能闻出人的血型,但这个我们不训。”章华健说。
训练了那么多,“聪聪”到底有啥本领?
2008年开始屡破悬案
进行系统训练后,2008年,“聪聪”开始破案了。
当年9月,温州龙湾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一名男子被撞死,现场没有监控,也找不到目击者。案件陷入停滞状态,死者家属非常悲愤。
“怎样才能找到线索,发现突破口?”事发现场,留下了男子的大量血迹,民警判断肇事车辆上肯定也有痕迹。可是,民警对当天路过的车辆一一进行排查,却并没发现有撞人痕迹的车辆。案件再次陷入僵局。
这时,大家想到了血迹。章华健回忆说,带“聪聪”到了案发现场,它当时就很兴奋,带着民警来到一辆拖拉机的后轮边,停住了。
“拖拉机车主被控制时,开始还狡辩说自己不可能撞人,后来民警说撞上人的是拖拉机右后轮,他惊呆了,因为右后轮撞人后被反复冲洗不下6次,肇事司机还把拖拉机开到田里去过。”其实,章华健也被“聪聪”的灵敏嗅觉惊呆了。
一般能服役到10岁左右
2009年10月20日,洞头的海岛上发现一具女尸。现场除了一摊血迹,没有任何线索。
“聪聪”到了后,沿着一条小道边闻边跑起来,最后在一幢居民楼的4楼停下了脚步。
“太神奇了,一般人肉眼根本看不到地上有血迹。”章华健说,“后来,犯罪嫌疑人交代,当时他和女子发生纠纷,自己起了杀意时,女子曾咬破他的手指。逃离现场时,他还简单包扎过手指。没想到,隔两三百米才一滴的血,竟也让‘聪聪’给闻出来了。”
章华健介绍,一般血迹搜索犬很难在千米外找到线索,“聪聪”在血迹搜索犬中也是佼佼者。
他说,现役的血迹搜索犬,大多两到三岁,一般能服役到10岁左右,年龄最长的能干到12岁左右。
刘琳丰最疼爱“聪聪”,不仅要给它吃狗粮,还要吃21金维他、牛肉等补充营养:“我情绪好与坏,都能影响它。所以,我一般都要保持开心,即使不开心了,‘聪聪’也会小心翼翼地表现得好一点,来讨我欢心。”(苗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