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李玫瑾回应药家鑫案风波:看到悬崖时必须喊出来

2011年04月14日 13:18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作为国内知名的犯罪心理学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无疑正处在人生的风口浪尖上。

  不久前,在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中,李玫瑾对连日来沸沸扬扬的药家鑫激情杀人案件进行了自己专业领域内的点评,其中提到“由于平时情绪不好时会用手指砸钢琴键盘来发泄,药家鑫连扎受害人8刀,是他的一个习惯性机械动作”。这些话引起轩然大波,一些网友就此向李玫瑾拍砖,认为她在为杀人者药家鑫开脱。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李玫瑾教授,与其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

  犯罪人也有“人”的东西

  记者:现在舆论包括互联网对您有很多质疑和不满的声音,您是如何看待的?

  李玫瑾: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研究的是社会当中血腥、暴力、丑恶的那一面,见到这方面的事情多了以后,反而让我更加珍惜善良的东西,人类一些很重要的情感的东西。在研究每个案子时,我自己都有提升、升华的感觉,就像我在博客上写的:“人生的意义在于人间有真情。”

  在和很多犯罪的人聊天的时候,我感觉到他们也有过痛苦、孤独。我这次分析药家鑫案件时看到了很多人共有的东西,他在法庭上一边说一边哭,实际上我认为人只有到了那种境况,才能知道那种心情,特别后悔、无法改变现状的这种感受。

  我接触过这样一个案子。有一个人,持续14年做了13起案件,最后我们抓到他的时候他一年多没作案。他的妻子告诉我说,他经常抱着女儿发呆。后来他自己告诉我说,我抱着女儿就在想,养大一个孩子不容易,我让人家几分钟就没了。

  记者:此前您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再三强调“不是为犯罪人开脱”,可是在很多人眼里包括一些知名学者,都认为您的分析明显偏袒杀人者了,请您再谈谈你的想法。

  李玫瑾:我真的不是为犯罪人开脱。我只是想说,很多犯罪人仍然有“人”的东西,因此他们做了我们所说的“穷凶极恶”的事情之后,也有良知上的反省。所以我每次和犯罪人进行访谈的时候,我在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的时候,我也看到了他们良知苏醒的状态,所以有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他们会在那个时候(作案的时候)变成那个样子,穷凶极恶、毫不犹豫地下手……我认为犯罪的人有不同类型的人,有的人真的属于那种从里到外的坏,但也有很多犯罪人,你和他们接触时会发现,他们和我们一样,他们喜欢的音乐可能也是我们喜欢的,但是你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做那样的事情。

  我的研究恰恰就是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因此我谈到药家鑫的案件时,对他的一个判断,我现在依然想解释。他一定有过孤独、有过痛苦。这话什么意思呢?一个人在练琴的过程当中,最初见到琴都想去摸一摸、弹一弹,但是学琴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要想达到一定水准的话,就不是你喜欢弹两下、不喜欢就不弹的事情。很多练琴的人也和我讲过这个感受,在练琴的过程中有过痛苦、有过挣扎、有过反抗,因为这个付出是要超出常人的。

  像一些运动员也曾和教练闹得不愉快,因为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有过反抗、有过想停下来的时候。但是,要想让他成功,就得逼着他练。如果最后他成功了,他一定会感谢逼他练习的人,感谢这个过程。但当他没有完全感受到这种成功的时候,他在长期的训练中接受的是什么,是严厉、苛求、无情。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的这种被强迫的过程已经融入他的内心,所以在受害人倒下的时候他没有一点点怜悯、没有一点点同情,因为他一直被别人这样冷漠对待。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