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洛阳警察斗不过盗墓贼 专案民警查保护伞后被双规

2011年04月22日 06:4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洛阳警察斗不过盗墓贼 专案民警查保护伞后被双规
2011年2月17日,在洛阳马坡铁道旁下铲的盗墓者。商华鸽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这里,有随处可见的盗洞(用来盗墓的洞),经常有小孩子一不小心就摔了下去。

  这里,流传着许多一夜暴富的盗墓故事,“警察斗不过盗墓贼”已成了公开的秘密。

  当地的“行内”人说,自打几年前一件曾经轰动全国、公安部挂牌督办的盗墓大案不了了之,盗墓之风就愈演愈烈了。

  这里,就是6代24帝长眠之所,陵墓多得“几无卧牛之地”的古都洛阳。

  皇族陵,亦可盗

  洛阳地处河南省西部,中国历史上近三分之一的皇帝埋葬于此。洛阳城北的邙山,因被认为风水上好,土厚水低,宜于殡葬,更是历来被帝王将相、富商巨贾视为理想的安息之地,正如唐代诗人王建的诗所说,“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

  盗墓行业也随着古人的厚葬之风延续了千年。据长时间从事盗墓的李芒(化名)说,“前些年(盗墓行为)还收敛些,这几年到处都是挖的。本来,行内的人都认行规,不动皇陵,不闹出人命,不光天化日下挖。现在,大家都挖疯了,不管了。”

  盗墓行为之频繁,从最近公安机关的调查资料中可见一二。

  2011年1月13日,一伙盗墓者在洛阳宜阳县盗墓时,因墓坑发生坍塌,3人毙命。

  2011年1月16日,9名盗墓者在洛阳孟津县平乐镇左寨沟村旁盗挖一座汉代古墓。当天夜间,村民被惊醒后报警。盗墓者在逃窜中,有3人跌入深沟,一死两伤。

  2011年2月14日,洛阳邙山镇,5个盗墓者因分赃不均发生争执,一人被当场杀死。

  ……

  上述情况,在公安部门了解的事实中,只能算“小盗”。

  2010年11月2日,龙门石窟核心保护区被盗,一块精美的唐代石刻被挖出。

  此外,这里人们对文物的疯狂,甚至到了明抢的地步。2009年4月12日,在洛阳孟津县平乐镇金村的金龙寺,一伙人将寺院管理人员控制后,把一尊北魏时期的石佛抢走,至今仍未追回。

  “这些只是明面上的,暗地里的事更多。其实要不是出了人命、被人捉住或者行为太恶劣,没准儿这些事也就过去了。”李芒说。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青年报记者来到盗墓工具“洛阳铲”的发源地——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小李村。在村外一块空地上,记者在50米左右的距离内,就找到了六七处盗洞。古物的残片与古人的骸骨散落在一个个盗洞周围,探洞更是随处可见,每隔几十厘米就有一处。李芒称:“从这里的汉砖和墓室的大小来看,应该多是汉代平民墓。”

  在此地放羊的村民告诉记者,从2011年年初至今,这里已被很多拨儿盗墓者“光顾过”,他们并不害怕被人发现,“晚上有人挖,白天也有人挖”。

  “没人报警阻止他们吗?”中国青年报记者问。

  “没用啊,反正抓进去过两天就出来,我们也就见惯不怪了。”这位村民回答。

  平民墓填不饱盗墓者的胃口,盗墓者将“洛阳铲”伸向了权贵者的墓。在瀍河区史家湾村附近,有一座占地百平方米的汉代古墓,古墓周围密布着方方圆圆的盗洞。据当地村民称,此墓应已在多年前被盗空,但至今无人过问。

  “这还不算是最骇人听闻的,这几年,有些人连皇族陵都敢动。”李芒告诉记者。

  4月18日,记者来到了孟津县送庄镇护庄村,一座高20米左右、长宽超百米的巨大陵墓坐落在村南。记者从两位坐在陵墓旁的老人口中得知,这是一座“皇帝”陵,但是记载“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陵墓其他详细信息的石碑,却在几年前就被人砸了。

  记者在陵墓周围发现,此墓周围有两处盗洞,一处已被填埋,另一处因位置隐蔽,还未经处理。攀爬至陵墓顶端,记者发现有一处大型盗洞,据随行盗墓专业人士称,此盗洞系用炸药爆破形成。

  据了解,此区域属邙山陵墓群,2001年6月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处陵墓应属汉代皇族陵。

  随后,记者在李芒的带领下,走访了送庄镇内其他两个类似的陵墓,都发现了盗洞的存在。“我通过‘圈内’的朋友得知,这些洞都是最近几年挖的,听说有一个挖出了一卡车东西,整个‘行内’都为之震动。以前我们说皇陵不可盗,指的就是这些文物保护单位不能盗,因为一旦追究起来,老百姓害怕啊。可现在,撑死胆大的。”李芒说。

  法律的威慑有多大

  诚如斯言,在巨大的利益诱惑的背后,盗墓者事实上面临的法律制裁是相当严厉的。

  “盗挖行为,最轻的也要治安处罚,而最重的,则是要判处死刑。”洛阳市某基层派出所前所长钟某告诉记者。

  现行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规定,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法律还明确规定,有下列四种情形之一的,将被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四种情形分别是:(一)盗掘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集团的首要分子;(三)多次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四)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并盗窃珍贵文物或者造成珍贵文物严重破坏的。

  即使将于今年5月1日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盗墓行为的死刑,也仍然保留着最高无期徒刑的法律威慑。

  此外,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文物犯罪已没有太多法律漏洞可钻,而且,我国对于文物犯罪的惩戒力度也在逐步加大。但在这种情况下,近期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全国文物安全与执法督查工作会议上,再度证实了中国文物安全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据公安部刑侦局的数据,盗掘古墓葬呈上升态势。根据记者走访得知,在古墓较多的洛阳农村,多数青壮年村民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过盗墓。

  为何盗墓者行为非但不销声匿迹,反而抛弃了以前谨小慎微的规矩,而敢于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冒着最高为死刑的危险,疯狂地去盗挖古墓呢?

  在一次与一位专卖“洛阳铲”的商人的对话中,记者找到了答案:“死刑,有用吗?反正现在也没人管,怎么规定都没事儿。”

  仿佛为了印证这位商人的话,当记者发现邙山陵墓群中有现代盗洞而向当地送庄镇派出所报案时,得到的回复是“这事我们一般不管”和“我去请示一下领导”。

  当记者再次致电送庄镇派出所询问“请示领导”的结果时,对方回答,如果能证明是现代盗洞的话,警察就可调查此事。

  “现在文物案件我们不想搞,也不愿意去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洛阳市基层派出所领导如是说。他称,这并不是说警察都与盗墓者有勾结,“平时抓住的盗墓者我们却很快因为种种压力就得放掉,这样抓来抓去的,也办不出什么事情来。上面没人组织,下面也不积极。”

  今年年初发生的一起盗挖事件,就证实了这位基层派出所领导的话。2011年1月16日,孟津县送庄镇莫庄左寨沟村深夜来了一个9人的盗墓团伙,在村头准备盗一座汉墓,中途被村民发觉。村民多次拨打送庄派出所电话报警,不见动静,又向相邻的平乐派出所报警。警车赶到后,盗墓者落荒而逃。被抓后,这伙盗墓者在不久后全部获释。

  “作为一名警察,您为何不想去碰文物案件?为何不在压力面前坚持?”中国青年报记者问。

  “因为我们怕斗不过盗墓贼。”这位民警回答。

  “怎么会呢,难道盗墓者能把警察怎么样吗?”记者追问。

  “能。”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