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公平正义是培育社会心态的阳光,要为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一个心态良好的社会必定是崇尚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社会
□法治观察
据《新京报》5月5日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联合发布了2011年《社会心态蓝皮书》,这也是我国首部有关社会心态研究的年度报告。该蓝皮书认为,当代中国人生活形态变化的背后有着强大的生活动力,并呈现出一个相对稳定的多元化格局,而子女发展期望排在生活动力强度的首位。另外,其中对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调查显示,三城市居民总体社会信任度属低度信任水平,仅过及格线。
首部《社会心态蓝皮书》的实际意义或许在于将社会心态问题前所未有地更为鲜明、更为直观地表达出来,以期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社会心态的高度重视。
社会心态通常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一个成熟、文明的民族,应该有建设性的健康心态。当前,虽然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健康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社会心态的一些方面已出现了失衡的倾向。前些时候日本发生的核泄漏事件,引发我国国内一度出现盐“慌”,非理性抢购行为反映的是浮躁、焦虑、不淡定的虚弱心态。由于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不良社会心态折射出的,往往是我们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值得欣慰的是,培育社会心态已经被首次写进国家的“十二五”规划纲要。随着现代社会的演进,社会心态问题日渐凸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说明了党和国家对社会心态问题的高度重视。实践表明,健康的社会心态能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良的社会心态则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困扰,甚至拖后腿。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社会心态的培育是时间、环境等因素的积淀和酝酿,其中关键的是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方面需要做很多工作。首先公平正义是培育社会心态的阳光,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一个心态良好的社会必定是崇尚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社会,所以,要为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其次,要通过发展民主、厉行法治,大力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不断扩大社会公众对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的有序参与,依法保障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依法引导社会的利益诉求,促进社会矛盾与利益纠纷在法治的框架下公正解决,真正做到民主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官司面前人人平等,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殊公民,没有超越法治的所谓潜规则。同时,由于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往往是恶化社会心态的罪魁祸首,所以,有必要努力拓宽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构建一个顺畅的社会沟通机制,让不同群体平等地进行利益博弈,把群众利益诉求真正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培育良好的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需要我们营造一个“和而不同”的社会环境。现代社会是一个多阶层、多群体、利益诉求多元化的社会,每个社会群体都有在同一个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和义务,某一个群体的发展不能以影响其他群体的生存为代价。你走你的阳关道,但不能挤占甚至剥夺我走我的独木桥的权利。
社会心态建设是社会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软件”,也是民生保障的应有之义。关注民生,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也要延伸到精神层面,关心社会每个阶层和群体的社会心态。而且,如今经济导向的形形色色的指数层出不穷,精神层面的社会心态也完全可以出台一个可以量化的晴雨表式的社会心态指数。建议政府与民间调查组织联手建立社会民众心态的常规调查机制,及时掌握社会心态的波动规律,作为宏观决策的依据,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社会心态监测预警系统。
社会心态是社会和谐的晴雨表,关注社会心态就是关注我们这个社会的心理健康。刘武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