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家门口的农贸市场被砸了,菜贩子菜农赶来出摊傻了眼,小区居民早起买菜也看傻了!这是昨天清晨发生在南京市江宁区东郊小镇小区的一幕。有目击者称,看见小区物业人员带人砸了场子。为什么物业会砸了小区农贸市场呢?
农贸市场被稀巴烂
记者接到报料驱车赶到位于江宁区东郊小镇1街区的这个农贸市场,正是早上8点钟,附近居民都赶来买菜,但一到这里都傻了眼,前一天还好端端的近80平方米的室内农贸市场,如今却变了样子,熟悉的菜贩菜农都挤到门口露天和小区马路上来吆喝卖菜。记者随着居民一道打开菜市场虚掩的大门一看,只见这里一片狼藉,几乎所有的水泥摊位都被砸毁,地上各种蔬菜滚得满地都是,还有卖肉的秤盘、装干货的纸箱、装豆制品的塑料盆随处可见,十分杂乱。一位摊主自称损失起码六七千元,另一名卖肉的摊主称自己丢了今年刚从扬州买来的4把好刀,还有摊主称一个存放营业款的钱柜也不见了。市场内存放的蔬菜,有的少了几筐。卖鱼的称,许多鱼因为被砸断电,增氧泵不起作用,都缺氧闷死了,天热,开始腐烂发臭。
有人看见是物业砸的
一位姓倪的菜贩告诉记者,他原来卖猪肉,现在改卖干货蔬菜,柜台还是去年10月花1.8万元刚从别人手上盘下来的,每天营业额大约2500元。前晚8点回家还好好的,昨天凌晨4点多他早起去江宁众彩物流进货,赶来这里拿件衣服披上,就发现这里被砸了,听一位送奶工称,好像是物业带人砸的场子,当时是凌晨1点半左右,有一帮子人,开着面包车,动作蛮大的。倪师傅当时就报警了,并用手机拍照取证。据目击者称,砸抢老菜场的一伙人有物业保安,也有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员,他们是撬门进入老菜场的,带着榔头等工具。砸完后,这些人扬长而去,好多人手里还抱着一堆东西。
“我们是开发商请来的”
闻讯赶来的35岁摊主苏女士告诉记者,她在这里卖菜时间最长,算是这家农贸市场的“开场元老”,5年前,东郊小镇刚入住不久,这里附近没有像样的农贸市场,买这儿房子的大多是南京市区居民,买菜很不方便。经由开发商和街道社区协商,在这里拿出一间80平方米的门面房子组建小区农贸市场。
苏女士她们这一批大多是附近麒麟镇塘山头、白下场一带的农民,因为土地被征收盖楼盘小区,因此优先承租进场卖菜,卖的都是自家种的吃不完的菜,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还新鲜生态,城里人非常喜欢,如今几年下来,菜市场气候形成了,东郊小镇小区的入住率也高了,如今已经有8个街区,房价也随着当时的每平方米三千多涨到八千乃至万余元。谁想到开发商却过河拆桥,翻脸不认旧人,要撵人卖房子了。“当初最早的一批经营主手里还有合同,如今合同没到期,开发商就砸场子赶人,你说气不气?”
新老菜场摊位费悬殊
择好的韭菜2元一斤,野芹菜1元一把,包菜8毛一斤……农贸市场门口摆摊的张瑞喜老汉就住在麒麟镇塘山头,到这儿卖菜的大部分是附近土生土长的菜农,家里吃不完的菜拿来这里卖,
赚得很少,薄利多销,所以东郊小镇好多街区的居民都跑来这里买菜。新农贸市场就在4街区,那是安徽商人承包的,如今要拉菜农去租摊位卖,租金贵好几倍,单位摊位这里120元,那边要400元,而且一租就是一年,还要交押金,有的黄金地段摊位简直是天价。不仅如此,新菜场还要搞买断经营,先期进驻的有卖猪肉的,卖鸡的,卖豆腐的,后到的就不能卖这些东西了。对此,附近居民建议不妨让新老菜场同时并存一段时间,实行优胜劣汰。
物业称“砸场子”实属无奈
东郊小镇小区物业金凤凰物业负责人卓华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的确是物业带人砸的场子,但事出无奈,这个房子本来是东郊小镇开发商的,“据我所知,并没有和任何菜贩子签订有合同,是否有口头协议不得而知,哪位经营者如果称有合同未到期,可以举证,走法律途径。”卓称,当初搞这个农贸市场还是5年前,主要是作为小区配套设施之一,同时也照顾因征地部分农户的利益,优先让他们进来,但因为租金太低,几年不变,如今还要聘请3名清洁工,人员开支入不敷出,开发商早就有意收回此房子卖出了,从今年1月1日起就张贴通知,并多次协商未果。在花了数万元请街道社区配合协调处理的前提下,经营户一拖再拖,胃口越来越高,开发商实在等不及了,“既没协议又没收益,收回房子是理所当然的。”于是物业在知会社区的前提下,连夜派人砸了菜摊子。但“砸之前我们都主动拍照取了证,至于经营者所称丢三少四现象,完全可以谁主张谁举证,走法律途径,悉听尊便。
为啥不坐下好好谈呢
东郊小镇所在麒麟镇晨光社区参与负责协调此事的倪村长则表示,他儿子也是老菜场的经营户,目前“自己身份很尴尬,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倪村长说,昨夜砸摊子,他儿子的摊位也损失了好几千元。他大致总结了这个事情难协调之处主要3点,一是新菜场摊位费过高,老经营户心理上难承受;二是“买断经营”的做法既伤了菜贩子的利益,也不方便业主货比三家;三是物业尽管之前有书面通知和多次协调,但一夜间说砸就砸的做法经营户受不了。目前警方正会同社区和物业协调处理此事,希望几方面能坐下来好好说话,大家各让一步,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的呢?
本报记者 范晓林 曹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