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诈骗团伙肆意夸大废劣金矿含量狂骗7000万元

2011年06月07日 13:33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案发地点:北京市朝阳区

  案发缘由:某置业公司发现斥巨资购入的金矿矿含量被夸大

  公司技术顾问联合老乡、矿主,将矿含量微乎其微、甚至是废矿的18个金矿,当做储量丰富的优质金矿介绍给公司,诈骗公司7000余万元人民币。北京市朝阳区警方近日对外通报,涉嫌以转让探矿权为名实施合同诈骗的袁某、王某、邹某和高某四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目前已经核实案件18起,追回赃款物折合人民币5000余万元。

  据警方介绍,作为此案受害人的某置业公司原本是在南方专门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由于见到能源开发领域近年来颇为热门,因此决定扩大经营范围,进行金矿开发。为了找到合适的矿源,2007年开始,公司安排对外联络经理高某,全权负责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在寻找项目的过程中,高某四处托朋友、找关系,几经周折找到了自称认识广西金矿矿主的王某。

  王某,北京人,已年过花甲,置业公司经过多次与王某打交道,对王某的能力深信不疑,并请王某担任了公司的技术顾问,同时支付给其200万元,委托其帮助联系金矿事宜。可是,让置业公司没有想到的是,在王某的积极“帮忙”下,公司的7000万元险些被套走。

  矿含量50公斤变6吨

  早在2006年时,王某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北京的袁女士。当时,袁女士正受广西矿主金某的委托,要出售一个金矿。这个金矿,金某花了300万元买下,可经过专业部门出具的勘测报告,该矿的金矿含量只有50公斤。当时,为了卖矿,袁女士曾找过王某对金某的金矿进行过评估,王某告诉袁女士说,此矿应该有金矿储藏,他自己准备购买,可之后却始终没有拿出资金。

  刚好2007年时,置业公司就找到了王某要买金矿,王某灵机一动想到了要把金某的矿卖给置业公司。经过与袁女士商量,两人一拍即合,在王某的帮助下,袁女士与置业公司对外联络人员见了面,并提供了一份广西金矿的介绍书。在这份介绍书上,这个金矿含量只有区区50公斤的金矿却变为了含量6吨,比原矿含量高出了整整120倍。

  见到该金矿有如此丰富的含量,置业公司很感兴趣,同时袁女士和王某还极力鼓吹,投资该金矿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等等。置业公司很快便委托袁女士代为办理金矿过户等相关事宜,并将投资款1400万元人民币全部打入到矿主金某的账户。金某只留下了其中的600万元,剩余的800万元全部转给了袁女士,袁女士为感谢王某促成此事,还给了王某50万元。

  17个矿狂骗6000万

  首笔成交后,王某得到了置业公司极大的信任,也让他看到了更大的生财之道。当得知置业公司有意在全国收购矿产资源后,王某再次找到袁女士,要求继续帮助寻找卖家。袁女士也是“不负重托”,很快便联系到了东北的矿主邹某。

  邹某,吉林人,名下有13个矿。据邹某说,每个矿当时他只花了几十万元购买。在得知袁女士买矿的意图后,邹某很快与袁女士达成共识,并将情况告诉了王某。此外,由于袁女士深知置业公司急于投资购买探矿权,她还又找到另一矿主孙某,将孙某名下的4个废矿也过户到了邹某的名下。

  前期工作办妥后,王某找到置业公司的高经理,将袁女士在东北找到了17个金矿的消息告诉了他,为了让其“放心”还特意复印了有关17个金矿情况的资料。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高某又从公司争取了近60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款,帮公司买下了17个金矿的探矿权。

  在这一笔“生意”中,邹某就获利了5000余万元,袁女士获利900余万元。

  涉嫌合同诈骗被捕

  可是,袁女士、王某等人的如意算盘很快就遭败露。为了开发购进的金矿,置业公司专门找了多个专家对广西金矿实地进行探察,结果却发现该金矿的含量远不像王某所说的那样多。而在对东北的多个矿进行探察后,也发现这些矿都一样,矿含量微乎其微。置业公司此时方才恍然大悟。

  2010年11月25日,置业公司向北京朝阳警方报案,称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期间,袁女士伙同邹某、公司顾问王某等人,以为公司购买探矿权为名,在广西、吉林等地购买了18个金矿,公司先后投资人民币7000余万元,之后却发现这些矿的含量被夸大,有些矿甚至已经是废矿。

  由于此案涉案价值巨大,且属于团伙犯罪,朝阳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全力开展侦破工作。侦查员先后前往广西、东北等地反复调查取证,初步摸清犯罪团伙人员构成及犯罪手段。2011年5月,警方在北京、珠海两地先后将犯罪嫌疑人袁女士、王某、邹某、高某抓获归案。

  经讯问,袁女士等人对虚构矿含量,为置业公司购买18个金矿探矿权,诈骗事主7000余万元人民币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目前,袁女士、王某、邹某、高某等人因涉嫌合同诈骗罪已被朝阳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冻结涉案赃款物折合人民币5000余万元。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本报记者李松黄洁本报通讯员徐铮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