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建高尔夫球场 应急指挥处开饭馆
防灾公园也受“商” 逢灾遇难咋防
“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情况调查表”中的地震防灾公园,曾被评价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从构思立意时就进行防灾设施规划的公园。”而现在,高尔夫球场、网球场、高级会所、高级饭店几乎占据了整个公园,仅有的可怜的防震减灾教育设施也是老旧不堪。它像许多公共文化场所一样,也受“商”了。
最近,位于四季青桥东、西四环内的曙光(地震)防灾公园成为网友们谈论的热门话题。
棚户区上建起高尔夫球场
公园门口竖着的一张公园平面图上显示,园内有诸多应急设施。记者走进公园,按图索骥,没想到迎面竟是一家小白鲨(工夫潮膳)餐馆,而按照平面图所标,这里应该是“应急指挥”、“应急监控系统”、“应急供水”、“应急物资储备”所在地。
“从来没见过你说的应急指挥系统啊,那应该是以前的规划吧,公园早就改建了。”一位在这里工作了一年多的餐馆服务员说。
从餐馆继续往西走,一个高尔夫球练习场映入眼帘。按照平面图,这里应是一片“应急棚户区”。如今在练习场外墙上,仍然挂着“应急棚户区”的标志。
改向往东,另外一个高尔夫球场和14块网球场占据了公园东部大部分面积。按照平面图,这里应该也是“应急棚户区”。“高尔夫球场中间虽然不平,但应急时估计勉强还能搭建帐篷,这个网球场中间竖着那么多铁栅栏,一旦倒了,得砸到多少人?”一位附近的居民说。
公园中,像这种和平面图上规划不符、挪做他用的地方至少有7处,包括2块高尔夫球场、1家会所、1家公司、2家餐厅,还有一处地点被围起来正在施工。不管是会所还是餐厅,看上去都很高档,设计得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一些餐厅外还筑起了院墙,成了园中园。记者询问其中一家去年开始营业的餐厅,得知在这里吃饭人均大约要800元。
防灾展板爬满爬山虎
在公园里转了半个多小时后,记者终于找到了和抗震防灾有关的内容。在公园南部最溜边的小山坡上,散落着十来个抗震救灾雕塑。在高尔夫球场南,有一条科普宣传长廊。16块宣传牌孤零零地站在球场高高的铁丝网下。宣传展板已经被晒得发黄,上面趴着不少爬山虎,有的展板掉了固定螺丝,耷拉下一个角来,有的展板已经开裂。
继续前行,一个倾斜小屋映入眼帘,这里可以体验地震房屋倾斜时的感受。但是小屋两个大门都紧锁着,记者敲了半天无人应答。
在公园里转了两个多小时,很难看见来参观展览的人,倒是高尔夫球场里很是热闹。比起商业功能,公园抗震防灾的功能显然被弱化。
有网友发帖称:未建之前,就说这是一座面向大众的免费公园,后来又听说要搞成避难绿地,一直很期待,希望它早一天建成。可是,真正建起来后,却发现里边不仅有高尔夫球场,而且有高级饭店,进去吃过一顿饭,价钱特别贵,自此再也不敢去了。
“平灾结合”难觅法规管理
随后记者致电公园所在的曙光街道办事处,办事处城管科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块地原本就属于曙光科贸公司,2006年,根据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市园林局、市规委的指导下,曙光公司同意将这块地建为社区公益设施,设立防灾主题教育公园。而这个公园也成为本市惟一一家由公司投资建设并管理维护的应急避难场所,也是全国最大的一个社区级公益项目。
“自行建设、自行管理”是当年定下的基调。办事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据曙光公司透露,不算建设费用,每年道路养护、绿化、人员开支等方面就需要四五百万元。
而根据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平灾结合”的原则,公司提出,在公园内搞一些其他经营项目来弥补亏空。“我们只是指导单位,只要他们不违背公园当初设计时的使用功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满足政府无偿征用、供居民疏散使用,我们就没有权利干涉。”办事处城管科的这位负责人还坦言,政府对于曙光公司并没有其他政策上的照顾,自然在公园内部建设上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发言权。他认为,关于应急避难场所怎么“平灾结合”,应有制度法规加以约束,否则很难落实。
本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方面此前曾有相关规定: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经费应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但对于是否可以引入公司建设、以及是否可以以商业经营的方式解决日常维护经费,法规中却难觅细则。
但《北京中心城避震及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设施(设备),并保证在震时能够进行符合应急救助工作的功能转换。也就是说,并非有块空地,插个避难场所标牌,就是避难场所了。 本报记者 侯莎莎 实习生 余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