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北京公交警方确认:地铁“迷药案”系人为编造

2011年07月12日 15:07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公交警方今日(12日)正式发布消息,所谓地铁“迷药案”纯属人为编造。记者了解到,这类所谓“迷药案”的谣言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改头换面重出江湖,市民无需对此过于上心。

  昨天有人在微博上发布,地铁内可能有人用迷药迷倒一名女乘客。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刑侦支队为此开展了侦查工作,直到昨晚10点,“迷药案”终于被公交警方证实是一起子虚乌有的案件,发微博的人已经向民警承认错误,删除了该条帖子,并在其微博上发表的一条新帖子里承认:之前所发关于同事在地铁里被迷倒的帖子是在没有经过核实的情况下杜撰的,请大家原谅。

  公交警方介绍说,网络上屡屡出现“在地铁里险些被迷药迷倒”的说法。当事人的描述基本都具有以下特征:被下药的过程神不知鬼不觉,下药的人没有明显的动作,迷药也没有明显的气味,只是隐约感觉到有些香味。当事人在闻到这种气味以后很快就出现了无力眩晕的症状,但周围的其他人都没有受到影响。

  警方称,地铁车厢、车站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这里,吸入性麻醉剂几乎不可能达到足够的浓度,也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让人吸入足够量的麻醉剂,将人迷倒。这种能让人“神不知鬼不觉就被迷晕”的迷药无人能证明它的存在。

  针对接到的这类警情,公交总队在事后调查中核实到,这些事主身体没有不良反应,精神状况正常,因看到此前网上相关信息后过度紧张怀疑被人下“迷药”。经对事主抽取的血液和提供衣物上粘的可疑粉末进行化验,结果表明血液中和粉末里均不含毒物。

  北京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清河法医检验鉴定中心毒检室主任介绍说,镇静催眠药类和麻醉剂等物品若要作用于人,通常是固态的镇静催眠药通过水、饮料、饭菜等载体通过口服进入体内作用;或是液态的麻醉剂通过倒在毛巾等载体上迅速捂住口鼻致使事主迅速吸入体内产生作用,将粉末状涉嫌物撒向人体肌肤不起作用。

  鉴于此次的微博发布者认错态度较好,警方没有对他进行进一步的处罚,但是希望公众引以为戒。凡是造谣惑众引发严重后果的,警方将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记者安然 通讯员宁彤彤)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