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传销组织网上交友拉年轻人下水 有人稀里糊涂被骗

2011年07月26日 15:28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传销组织网上交友拉年轻人下水有人稀里糊涂被骗
传销窝点内传销人员个个抱头等候民警询问。见习记者 李运恒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追踪报道本报报道引起滨城公安、工商部门高度重视

  多部门联手端掉了传销窝点

  7月25日,本报以《天王堂村来了帮奇怪年轻人》、《八十多青年男女每天聚进同一个小院》为题对一帮行为可疑的年轻人以及市区刘承业居委会一处可疑民租房进行了报道。25日上午,滨城公安经侦、巡警及滨城工商分局联合对该院落进行调查发现,院落内隐藏有一个传销组织,并当场将其成功打掉,67名团伙成员被遣散,2名骨干被刑事拘留。

  25日早晨6时,记者再次来到刘承业居委会青年人聚集的民租房附近进行观察。早晨7:00至8:00,先后有60余名青年男女陆续进入院内,并将院门口的卷帘门落下。

  随后,记者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滨城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民警根据其特点和活动规律初步分析该人群应该为传销团伙,并决定对该院落进行突击检查。

  上午9:00,滨城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巡警大队与滨城工商分局联合赶至刘承业居委会青年人群聚集的院落。民警连续敲门,但院内一直没有应答,就在民警决定破门而入时,卷帘门被打开,一名青年男子出现在门口。还没等开门男子缓过神来,一名民警喊道“人都在二楼”,随后民警立即上楼,发现二楼的大房间里坐了数十名青年男女。民警和记者进入房间后看到,一名男子正站在黑板前面唱歌,看到有外人进入,男子立即蹲坐回人群中。

  经现场调查,警方确认该团伙为传销组织。经清点,院内共有69人(据介绍,该团伙共有近百人,其余的因为种种原因当天没到课堂),这些人的年龄都在20岁左右,年龄最大的只有25岁,最小的年仅17岁,他们分别来自山东、河南、辽宁、广西、山西、四川等省,其中大部分为南方人。在了解现场情况后,民警将两男一女带回调查,而其余的66人都被现场遣散。

  25日下午,滨城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向本报通报了案件情况。据介绍,该团伙确定为一传销组织,在滨州已经有近半年时间。该团伙采取拉人头、销售莫须有的产品进行非法敛财。

  据了解,被带回调查审讯的女子因不构成犯罪条件被遣散,而该团伙两名骨干罗某、董某被警方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传销组织网上交友拉年轻人下水

  有人稀里糊涂就被骗进了传销窝点

  来自四川的22岁传销人员小赵是一名大二学生,小赵告诉记者,搞传销并不是自己的意愿,他是被网友忽悠来到滨州的。“大学期间在网上认识一个网友,网友说在滨州有份收入不错的工作,比起上大学好多了。”于是,小赵就来到了滨州。然而小赵还没有见到他的网友就被稀里糊涂带到了这个组织。

  另一位来自广西南宁的传销人员小马来滨州只有两个星期。小马告诉记者,他之前在一家模具厂上班,月收入3000元,自己是被一个网名为“水晶”的网友给忽悠来的。

  来自枣庄滕州的21岁的小任初中毕业后也干起了传销,他告诉记者,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认识一网友,网友告诉他能在滨州给他介绍一份不错的工作,并且收入不菲。小任禁不住诱惑就来到了滨州,“我之前并没有听说过传销,也不知道传销是什么概念。”小任告诉记者,自己刚来滨州只有三天时间,期间也给父母打了几次电话,说自己在滨州过得很好。

  22岁的传销人员小刘来自江西,从事传销之前一直在贵州一家超市当服务员。小刘说,来滨州的时候身上带了近500元钱,但不久就被自己和其他传销人员花光,而且手机也被没收了。当记者问她是如何来到滨州时,小刘也说自己是经网友介绍过来的。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传销人员都称自己是由网友介绍来滨州的,而且之前网友都会对每位传销人员说一些甜言蜜语。

  写满字的纸条藏着传销秘密

  25日上午,在公安、工商部门对传销团伙的突击检查中,一张正反面都写满了字的纸条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滨城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民警吴敬峰称这张纸条里记录的文字其实就是团伙讲课时传授的内容,他向记者透漏了纸条里蕴含的秘密。

  纸条里这样记录:“这个行业会不会饱和?答:不会。”吴敬峰告诉记者,这纯粹是团伙里糊弄新入行成员用的,意思是现在这个社会紧缺他们这样的人才,他们这一行大有前途可为。

  纸条还记录:“产品不成熟≠不合格。”吴敬峰解释,这是在为他们自己辩解,其实传销组织是没有实物可卖的,为了掩盖这一事实,他们就称自己的产品还不是很成熟,还没有大量面世。

  “制度:今天有人加入,明天有人出局。”吴敬峰说,写这一条就是为了留住刚入伙的人,意思是团伙内部竞争激烈,每天都会有新人加入,以此达到让新人尽快发展下线、让更多人入伙的目的。

  传销女青年说话不靠谱

  一名青年传销女子在跟记者交流的过程中漏洞百出,前言不搭后语。该女子看上去眉清目秀,她告诉记者,她叫关清,今年22岁,来自广西南宁。“让我看一下你的身份证吧?”记者想核实一下该女子年龄和姓名是否如其所说。该女子称:“身份证号这么长,自己记不清了。”“那你来滨州干什么?之前在哪了?”记者问。该女子告诉记者,来滨州前她在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上大学,她听说滨州医学院招生,因此是来滨州考察学校的。之后该女子的回答却漏洞百出,当记者再次问该女子来滨州之前在哪时,该女子却说在上海。“你刚才不是说在江西上大学吗?”记者质疑。该女子立刻改口:“我是从江西去的上海,去上海游玩了。”当记者又问该女子是怎么来的滨州时,该女子又称,是滨州同学介绍来玩的。当记者想再次对该女子发问时,她开始低头不语。短短几句发问,该女子的回答前言不搭后语,不得不让人质疑。(记者 张卫建 见习记者 侯晓)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