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人民法院报:刮风式社会管理缘于懒政

2011年08月01日 17:06 来源:人民法院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铁道部立即部署为期两个月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应当说,这种亡羊补牢的大检查多少还是有益的。

  但事实证明,社会公共管理应为常态,只有坚持经常性管理,包括铁路安全在内的社会公共秩序才能保持长久的良好状态。

  如今中国社会公共管理只是一阵风,时紧时松,周而复始。

  几乎是形成惯例,每一次重大事故发生后,中国社会公共管理总要刮起一阵“龙卷风”:发生矿难,则关闭所有矿井,停产整顿;学生食物中毒,则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地毯式检查学生食堂;街头乱摆摊位酿成交通事故,则下令取缔所有零星摊位,城管倾巢出动……而事过境迁,一切如常,管理松懈,事故仍频。

  中国社会公共管理就是这样一阵风接着一阵风,社会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治。

  这种刮风式管理表现为临时性高压式“管制”,矫枉过正,伤及人民群众利益。比如城市街道管理,一阵风刮过来,街道上突然冒出数以百计的城管,戴着大盖帽,有的甚至手拿警棍,如狼似虎,小贩们慌忙收拾摊子,夺路而逃。动作迟缓者被逮个正着,摊位被掀翻,经营物品被没收,有敢抵抗的,则遭皮肉之苦。殊不知,这些小贩中多为下岗工人或失地农民,他们为了生存,只好在大街上摆摊叫卖,与城管周旋打游击。

  社会公共管理靠刮风,首先是懒政所致。公共管理是一项很精细的工作,需要花大力气才能管理到位。而国家公共管理机构养了那么多闲人,平时高高在上,宁愿上班神侃、打麻将、玩游戏甚至上网“偷菜”、聊天、炒股,也不愿意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对公共管理问题不上心不精心,倒是相互推诿踢皮球。由于平时管理不到位,社会公共管理问题日积月累,积重难返,酿成事故。比如网吧管理,文化部门平时懒得管,有的甚至把公示的举报电话号码也写错了,只是指望一年一度的专项整治,依靠刮风来管理,所以未成年人沉湎网吧、走向犯罪道路的社会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浮躁之风蔓延官场,官员急功近利,沽名钓誉,靠刮风制造政绩,动辄用作秀来造势。比如公共管理专项宣传周,领导电视上露脸讲话,到现场视察做做样子,与一线管理人员握握手,都是在作秀。平时那些问题堆积如山,却不去认真解决。

  习惯于“运动式行政”也是公共管理靠刮风的重要原因。因为长期以来传统行政手段的影响根深蒂固,所以政府在公共管理方面十分偏好使用“搞运动”的方式,仿佛唯有这样才可以搞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这种“运动式行政”往往成为“一阵风”,运动初期表面上热热闹闹,时过境迁就无人关心或者被新的运动吸引,以致很多工作没有最终结果,也没有人关心最终的结果。

  社会公共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工作,来不得半点浮躁和偷懒,要实行科学的持续的细致的管理方式,社会才能太平。要克服公共管理一阵风的做法,必须克服传统的运动式行政的思维方式。龙卷风式的运动,声势浩大,气势磅礴,高压之下,确实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有些问题只是风头上避避,风头过后,又是沉渣泛起。因此,必须摒弃这种运动式行政的思维定势,用全新的持之以恒的行政思维来管理公共事务。

  有些公共管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是因为问题的背后隐藏着利益链条。比如每年春运高峰,票贩子的生意总是红红火火,不少旅客为了顺利返乡,只能忍气吞声倍受票贩子的盘剥。票贩子屡禁不绝,是因为票贩子跟车站内部工作人员有利益链条衔接。顺藤摸瓜,揪出利益链条上的这一重要环节,就能从根本上整治“黄牛”,而不是依靠一阵风来治理。其实没有打不掉的黑恶势力,黑恶势力作恶只为“利”,一旦利益链条被切断,黑恶势力就会自动权衡犯罪成本,区域治安局势就会自动好转。

  社会公共管理是个综合工程,牵制到方方面面,平时由于监管职责不清,部门之间往往推来推去,问题得不到解决,只好指望专项整治(即刮风)来综合治理。因此,要严格介定公共管理各部门的监管职责,严格责任制,平时是哪个部门该管的事情就由哪个部门管,同时加大问责力度,出了问题对照职责来追究,避免相互推托。真正使发现问题快慢有人管,处理问题是否及时有人管,问题处理到什么程度有人管,用求真务实解决问题提升公共管理水平,提高市民满意度。

  公共管理要打持久战,只有平日加强管理,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只有平时加强管理,发现苗头就解决,让社会成员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社会才能长治久安。(作者系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蔡恩泽)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