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新京报:“免职”不应为问题官员提供庇护空间

2011年08月11日 09:30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去年3月,河南省泌阳县副县长王新科因矿难被就地免职。记者调查却发现,过去一年来他一直以副县长身份部署工作、出席公务活动。(8月10日《钱江晚报》)

  这不禁让人想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实际上,这是人们“自作多情”,误认为免职是对官员的行政处分,而事实并不是。依照《公务员暂行条例》,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但不包括免职。实际上,现实中出问题的官员被免职,就好比说:这个职务你别干了,给你挪个地方。而公众往往认为,这等于是撤职或开除。二者偏差甚大,所以看到官员免职后复出,人们难免失落。

  免职虽非行政处分,却也是问责手段之一。这在相关规定中有明确规定。可在实际运作中,为什么免职经常被当作挡箭牌,用来应付舆论监督?譬如,按规定受免职问责的官员,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可这位副县长被免职后仍以这个身份出席公务活动。这恐怕又在于,相关部门有意利用人们的认识偏差,给被问责官员提供庇护空间。

  最新报道说,驻马店市委组织部干部科的葛科长10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市委组织部从未下发文件免去王新科副县长职务,截至目前,王新科仍然是副县长。但,泌阳县委宣传部一名不愿具名的官员告诉记者,王新科确曾因矿难而被免职,截至目前,仍未见有文件重新任命他为副县长。这就更耐人寻味了:到底是真免还是假免?而不管是真免还是假免,从现在的情况看,就更是太不把“免职”当回事了。

  但,招数用老,必然会露马脚。这位副县长被逮个正着,就说明拿免职搪塞公众不那么管用了。例如,有网友对此调侃道:没升职就很不错了。看来,针对这个现象,有必要完善制度,让问题官员无漏洞可钻。官员被问责后并不意味着复出无望,但必须依法复出,而不该如此随意。公权力部门不把问责当回事,就不可能指望公众理性对待问责官员。

  □魏英杰(编辑)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