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大牌”
大部分“人伤黄牛”的咨询点毗邻交警事故处理点及伤残鉴定机构,便于“开展工作”。
- 假证明
按规定,在城镇居住一年以上的人,收入来源于城镇,就被认可为城镇标准。于是,“黄牛”拿来的暂住证是补办或伪造的,房屋租赁协议找个中介就能随便写,月收入永远是1950元,查不到个人所得税缴纳记录。有时保险公司调查人员拿着工作单位盖章的员工收入证明,上工商局网站一查,公司早已注销。今年,造假行为又出现新情况,有些开出的城镇居住证明是外地的居委会,增加了辨别的难度。
- 改病史
提供的骨折片子,用的可能不是本人的,甚至不是同一家医院的。有些“人伤黄牛”甚至有能力“加重”伤者在伤残鉴定报告上的等级。达不到伤残等级的变成伤残,压缩性骨折变成粉碎性骨折,智力不受影响的制造成“脑残”,漫天要价后再诉讼调解。
诚信的缺失,增加了理赔的成本和难度。“很多状态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一位财险公司车险部副总说,“但是现在只能怀疑一切。我们希望伤者能得到真正的理赔服务。只有客观、真实地反映伤者的伤残程度,才能公平合理地保证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
交强险面临“被涨价”
据某保险公司交强险诉讼案件统计:2009年平均人伤诉讼案标的为9万元左右,2010年上升到12万-13万元,2011年到目前接近了15万元。除去正常的赔偿标准上涨因素,在索赔过程中故意造假,成为车险行业理赔中吞噬投保资金的黑洞。
上海的一家财险公司表示,仅今年上半年公司就有十几件经重新鉴定推翻原鉴定结论后判决的车险人伤诉讼案件。在接到的人伤报案事故中,很多有“黄牛”的身影显现。上半年公司还有几十件案子是通过调解了结的。保险调查人员一旦发现其中的疑点,向法院提出重新进行司法鉴定,对方多数马上表示愿意调解,主动调降一级伤残等级,或者提出把原告的身份由城镇居民改为农村居民。“人伤黄牛”一番操作后,农民车祸中受伤,上法庭时身份却成了白领,以十级伤残为例,现行的农村人口的赔付标准约为2.7万元,城镇人口约为6.3万元,两者相差3.6万元。
上海平均每7户家庭中就有1户拥有私家车。车主缴纳的保险费汇集成一个“理赔资金池”,大部分被用来应付预期发生的赔款,小部分被用做保险人的营业费用支出。在车险行业,65%-70%的赔付率是盈亏临界点。交强险目前明显处于亏损状态,财产险公司用其他险种冲抵车险的亏损。但是长期倒贴,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高赔付率带来的将是交强险保费的上涨,会平摊到每位投保人的头上。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在保险公司车险赔款构成中,物损赔款金额正在减少,而人伤事故赔款保持快速增长。
据一家股份制财险公司统计,该公司保险人伤赔款占保险总赔款的比例,已经由几年前的20%达到现在的50%以上。上海之前开展的打击车损虚假赔案等措施取得一定成效,挤掉暗藏车险物损理赔的大量“水分”,但是隐藏在人伤赔偿中的“水分”却因为案值高、情况复杂,一直是处理的难点。人保财险的理赔人员发现,一个原来他们“重点关注”的汽车修理店老板,感到“生意不好做了”,因此关掉了铺子,改行加入“人伤黄牛”的行列。本报记者 谈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