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小山村逐渐暮色四合。在故乡老屋前的青草丛中,对着父母的照片,张琼华长跪不起,痛哭失声:“爸妈,女儿不孝,女儿回来晚了!”清脆的鞭炮声惊飞了树上的栖鸟,跳跃的火光映照着她脸上晶莹的泪滴。
被拐他乡20年,终于再回生身之地。哥哥和长辈们拍着她的肩,轻声安慰她,“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兄妹相见:哥哥要做DNA鉴定
昨日下午2点20分,张琼华的哥哥张吉昌乘坐的汽车抵达巴中江北车站。为了和妹妹见面,8月9日他就从新疆出发。“我16岁就到新疆打工,离家时妹妹才11岁,她的样子确实记不清了。”张吉昌说。
下午2点30分,张吉昌出现在面前,经旁人提醒,张琼华未语泪先流,她大步上前和哥哥拥抱在一起,颤声喊了一声“哥!”但张吉昌表情却很平静。
进屋坐定,张吉昌仔细打量着张琼华,神情有些犹疑。短暂寒暄过后,张吉昌拿出了从新疆带回来的父母照片。前年和去年,父母相继在新疆病逝,张琼华拿着照片的手在剧烈颤抖,眼眶里蓄满泪水。
“现在征求你们兄妹的意见,是否申请作DNA鉴定?”巴州区公安分局民警询问道。“还是要做一下!”张吉昌的话音刚落,室内鸦雀无声,人们的脸上写满惊悸,张琼华的丈夫李自习用力拉扯张吉昌的衣袖。
见张吉昌没有改口的意思,有志愿者提议,还是先回大河乡的老家去,如果老家的人认识张琼华,那就应该不会错。
姑妈诘问:你为啥现在才回来?
张家的老屋位于大河乡的“金子山”。由于不通公路,一行人弃车步行,山坡上,蜿蜒的小路在草丛中时隐时显,远处不时传来鸡鸣犬吠,环顾周遭,张琼华有些陌生?难道她真的一切忘了?
前方不远处,一道矮矮的山梁下,坐落着一套三合院。“这是我原来的家!”张琼华眼睛一亮,她的步伐快了许多。“这里原来有棵核桃树”、“旁边原来有口井。”她不停地指点着。
“琼女子,是你吗?”院坝内,一位太婆迎上前来,“我是你大大(姑妈)啊!”“姑妈,是我啊!”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你爹娘找得你好苦啊,你咋个现在才回来?”姑妈使劲地捶打张琼华的脊背。
“我做梦都想回来啊,老家在什么地方都忘了。要不是好心人帮忙,我这辈子就回不来了。”张琼华早已泣不成声。
随后,张琼华一一认出了堂兄、堂嫂和其他亲友,“这间房子以前奶奶住,这间房子是二爸的,这是我小时候住的地方,后来搬到前面去了。”往事历历重现,院内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看着妹妹的一举一动,张吉昌的眼眶湿润了。“她就是我的亲妹妹,我不会要求做鉴定了。”
堂嫂回忆:母亲把她红袄当寄托
20年前,张琼华是如何被拐出家门,并最终流落保定?
堂嫂李会兰回忆说,张琼华失踪的当天早晨,她到屋后打猪草,背篓里放着一件红棉袄。母亲看到后问她,“你带袄子做啥?”不久,张琼华回来了,将棉袄放在家里,然后再次出门,顺着院子右侧的田坎走出去。
当晚,张琼华没有回家,父母没有在意,以为她到哪家亲戚家玩去了。第二天黄昏还是没回来,家里人预感不妙,挨家挨家地询问,但都不知所终,父母发疯般地冲到山脚下的公路上,拦车就问,但女儿自此失去了踪影。
几天之后,有邻居在邻村一张姓人家的房檐下,发现了张琼华失踪时所背的背篼和镰刀,面对其父母的询问,张某最初承认是张琼华放在那儿的,但随后又矢口否认,一条宝贵的线索断了。
张琼华走后,母亲整日以泪洗面,女儿留下的那件红棉袄,成为其唯一的精神寄托,时不时地从箱底拿出来看。
“你说,是这样的么?”堂嫂质问,张琼华连连点头。原来在其被拐的前一天,她打猪草时碰上了一对陌生的男女,对方说带她外出打工。回家后不敢给父母说,就偷偷跑了出去与对方会合,后来不知转悠了哪些地方,最后到了河北,第二年就经人介绍,和李自习认识、成家。
告别故乡:女儿会经常回来!
夕阳之下,天色逐渐暗淡下来,倦鸟开始归巢。
老屋前的一片青草地上,张琼华一家四口和哥哥张吉昌整齐地跪成一排。面对父母的照片,关闭20年的感情闸门打开了,张琼华连磕了几个响头,口里喃喃自语:“爸妈,女儿不孝,我回来晚了。”“爸妈,你们请放心吧,妹妹找到了,一家人团圆了。”火光映照着满脸的泪痕。
离别的时候到了,张琼华一步三回头。泪光中,故乡渐行渐远。“亲人们,今后我会经常回来!”
文/图华西都市报记者谢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