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报道,酝酿已达三年之久的《工资条例》仍然处于难产状态。今年之内不会有结果。面对牵动亿万劳动者的工资问题,专家指出制度层面的推动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工资条例》出台时间再次被押后,与《工资条例》草案内容遭受各方争议紧密相关,最低工资以及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规定,遭到了来自全国工商联等部门的反对。而同工同酬背后的劳务派遣问题,遭到了以央企为代表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强力反弹。各方利益如何协调?
问题一:中小企业在最低工资和工资增长机制方面如何寻求平衡?
来自台湾的黄先生是福建一家光电企业的老总,这段时间看到人力部门报上的员工工资表,他大吃一惊:
黄先生:现在工资涨的太离谱,比如一个人毕业他的薪资是两千,工作一年后就调到了3500,变动很快,换个工作就到5000。
令黄先生吃惊的内容,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系主任姜颖看来再正常不过。伴随着国内的通胀压力,劳工的人力成本自然水涨船高,国内企业尤其中小企业承受的压力日渐显现。一边要减负,一边要增资,到底怎么协调二者的关系?
姜颖:中小企业压力它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工资。有物价的平抑,金融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包括我们说给一个更公平的市场环境。
问题二:以央企为主的用工单位的同工同酬问题,解决之道在哪里?
“同工同酬”的背后是我国机关企事业单位存在着6千万劳务派遣人员,这意味着这些单位的用工成本将大幅增加。对此,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认为,解决“同工同酬”的关键是要纠正劳务派遣当中,存在的用工过滥的问题。
张军伟:应该规范这种用工派遣的范围和条件。因为按照规定,辅助性的、临时性的使用劳务派遣用工。一般年限半年左右。现在看来,很多尤其是国有企业更多把这种作为用工的主要形式。过多的使用这种用工形式。
问题三:无论最低工资,还是同工同酬,怎样实现问题的根本解决?
围绕工资条例的相关立法工作已经持续了多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系主任姜颖告诉记者,现在立法工作仍然在艰难推进。多年立法迟迟不能那个完成,根源还在于制度层面的动作力度不够。
姜颖:真正解决问题,它是来自于多方面的,这样一个环境的营造,和政策的支持,而不单是一个工资立法怎么解决的。
工资条例迟迟不能推出,各种利益群体的博弈是根本原因。但是建立劳动者正常的工资增长制度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从制度层面再力推一把,功莫大焉。中央台记者王凯山报道。(记者王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