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新华每日电讯:道德批判不宜过早进“许云鹤案”

2011年08月24日 15:4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8月22日,网络热议的“天津版彭宇案”在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媒体和旁听市民将法庭围得水泄不通。庭审现场,声称被撞的王秀芝老太情绪激动,一度失声痛哭。王老太之女还说车主曾承认撞人,又答应赔偿。但车主许云鹤则称自己是“好心助人反被讹”。(8月23日《广州日报》)

  自从南京“彭宇案”发生后,或许是出于对道德的忧虑,又或许是出于对道德的偏爱,总之,一段时间以来,只要街头发生民事纠纷,而一方自称好心不得好报,总会被舆论冠之为某某版本的“彭宇案”。舆论的态度泾渭分明,常常简单地作出道德取舍。

  或许是由于在一些能用金钱解决的问题上常常得心应手,在一些不能用金钱解决的问题上却往往束手无策,出于对社会向上力量的期盼,公众对于道德有着一种近乎饥渴的希求,以至于常常用“过于道德”的眼光看待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道德的渴求,容易演变成一种冲动,从而失去基本的理性和辨别力;而且这种道德渴求,也容易为人利用,成为某些人遮挡真相的工具,从而造成道德的“二次伤害”。这提醒我们,在以道德观望公共事件时,不要忘记对真相的探求。在真相未明朗,或者真相被遮掩的情形下,道德有可能被泛化、功利化。

  拿所谓的“天津版彭宇案”来说,这样的冠名已经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舆论的态度。但蓦然回首,真相还在“灯火阑珊处”,并在我们身边。

  车主许云鹤称,2009年10月21日上午,他驾车看到王老太翻越护栏时,“当时我已实施刹车制动了”,“我刚看到时她还没有翻过护栏,发现她摔倒时距她大约有10米”。许云鹤认为并没有撞到王老太,搀扶只是出于好心。而王老太坚持认为被撞。这一事件之所以成为悬案,在于还没有找到还原当时事实真相的有效人证、物证。而许云鹤本人也有一个“硬伤”,事件发生后,他曾经玩过“失踪”。按照王老太的家人所说,“我们知道的时候已是事发后两三个月,道路两旁的监控录像只能保存当月的内容。”

  由此可见,双方现在基本上是各说各话。无论是许云鹤称的“我是好心助人反被讹”,还是王老太家人称的“许云鹤在说谎”,都缺少有效证据来支撑。这意味着,这一事件到目前为止,还只是法律事件而不是道德案件。我们根本不知道谁在撒谎,这时,道德介入就显得早了一点。

  鉴于这一案件已经成为公共事件,相关方面应该不厌其烦,竭力还原现场,孜孜以求真相。而对于舆论来说,既不要患上“道德焦虑症”,把一个孤立的事件当成是社会的正常,从而止步善心善意善举;更不要患上“道德强迫症”,把什么事情都要纳入“道德大筐”,全然不顾真相、不求真相。真相比道德更重要,真相出局,道德就可能出错。因此,对“天津彭宇案”,还是保持一点耐心,让道德跟着真相跑,而不是让道德“超车”,领着真相跑。如果事实证明真相确如许云鹤所说,那么道德介入则不迟。而现在,真相还在“躲猫猫”,道德介入就显得有些早了。(毛建国)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