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闻与权益一线之隔 网络反腐亟需走向法制化
在6月至今的一系列基层官员性丑闻事件中,网络成为第一曝光台,随后平面和电视媒体持续跟进,当地纪检部门根据线索展开核实,最终将违纪违法官员予以处分或移交法办。
但同时网络反腐也被推到了需要法制规范的前台,由于涉性贴文的暴露与直观,在事实尚未调查清楚前,官员的个人生活已巨细靡遗地呈现在公众面前;更有甚者,欲借网络快车蓄意栽赃,致使当事人名誉受损严重。企图在换届期间将宁陕副县长唐新成拉下马的一张裸照,已被当地证实为实施敲诈勒索而移植的照片。
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喆表示,网络反腐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是民众参与廉政建设的一种途径,但网络反腐在为腐败官员带来巨大杀伤力的同时,“人肉搜索”式的“追杀”导致无辜者被中伤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林喆认为,涉嫌“有罪推定”的网络反腐,一旦把握不好“度”,就易侵犯公民隐私权。
将网络反腐引入法制化轨道是必然的前进方向。在2010年底首次发布的中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中,网络监督被官方认可为“一种反应快、影响大、参与面广的新兴舆论监督方式”,并提出要使包括网络监督在内的各种舆论监督在法制轨道上运行。
“现在的网络监督还远没有进入法制化轨道,也没有形成系统和规则。”戴焰军表示,这不仅仅是网络监督自身的问题,与如何保障老百姓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实现密切相关,毕竟网民也仅是全民的一部分。 (记者贾玥)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