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小学到大专毕业只用了10年时间,15岁就在蓝田县水利局工作……近日,陕西省蓝田县人民政府网站上,关于小寨镇政府党委委员薛冬的一则政务公开消息招来不少群众的质疑。记者了解到,针对此事,蓝田县相关部门已展开调查(10月10日《西安晚报》)。
近年来,一些官员频频被曝年龄造假、简历造假、档案造假。陕西周至县审计局副科长姚某12岁时即参加工作,被网民戏称为“童子军”科长,经查发现其确实在2008年将年龄改小了3岁。昆明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党煦燕拟任中国贸促会云南分会副会长(副厅级)的公告发布后,有网民反映其涉嫌履历造假,云南省委组织部称因群众举报的问题正在调查,暂不任用……然而,盘点关关合合的官员“简历门”,发展轨迹几乎都是如出一辙的“三部曲”:先是网友提出质疑,接着有关部门调查,最终造假行为得到证实,当事人受到处理。
当前,年轻化、高学历化成为各级各部门选拔任命党政干部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官员简历造假的利益驱动。同时,更为重要的是,程序缺乏规范,把关机制不严,使得那些“驴唇不对马嘴”的简历,公然在有关部门眼皮底下蒙混过关,该提拔的照样提拔,该升迁的依旧升迁,又在客观上助长了官员铤而走险的底气。此外,一些造假官员之所以在官场混迹多年,往往并非一个人在战斗,背后都有“贵人”相助。
有评论指出:“官员的道德、诚信与公信力,与政府形象息息相关,与社会公信也息息相关。”官员造假,破坏的是政府的公信力,影响的是干部的形象。扪心自问,既然年龄、履历可以造假,还有什么造不了假?今天可以为提拔升迁篡改简历,明天就可能为一己私利虚构政绩。造假官员,无疑是干部队伍中的“害群之马”,混进官场的“三聚氰胺”。蓝田官员简历的诸多疑点,要一查到底,给公众一个交代,更希望类似的“简历门”不能总让公众来敲开,如何举一反三,完善选人用人制度,规范监管程序,堵上造假漏洞;对造假事件严厉问责,追究主管领导失察渎职责任,这些制度性反思应该提到议程上来了。
河南 张遇哲 读者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