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傅带领16名老乡从老家徐州来南京打工,进了工地才发现包工头克扣工资,老乡们纷纷要走,包工头却不肯结账,几位冲动的老乡竟谋划绑架包工头。紧急关头,李师傅经人提点找到玄武区孝陵卫街道司法所,本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调解人员真的帮他打开了死结。
李师傅是徐州市睢宁县姚集镇村民,农闲时常来南京的建筑工地打工。今年春节前,一位熟识的包工头打电话给李师傅,称他接了一个大工程,缺民工,希望李师傅带些能干的同乡过去,工钱方面,他承诺大工(泥瓦工种)140元/天,小工(苦力工种)85元/天。李师傅对这个价格颇满意,便找了16名老乡,一过完春节就来南京。
进工地没几天,大伙儿有意见了,因为包工头给其他工友的工钱比他们高。“大小工种都比我们高,我们跟人家干一样的活,每天却少拿10块钱,我问包工头咋回事,他说现在用工荒,那些人是好不容易请来的。这是什么道理?难道我们就活该便宜?”李师傅也感到不爽,作为中间人,他还要承受老乡们的误解。
李师傅跟包工头多次沟通,包工头都不愿加工资。古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双重待遇很快激起了反抗,李师傅的老乡们纷纷要求结账走人,包工头坚决不同意,双方矛盾迅速激化,部分老乡甚至扬言要绑架包工头。
身为中间人,李师傅既不愿意老乡吃亏,也不愿意过于为难包工头,无奈之下,他找到了玄武区孝陵卫街道司法所。
司法所所长潘建新找来包工头了解情况。包工头也是一肚子苦水,“他们动不动就说少拿钱,又说农忙要回家,我这工程正赶,还跟我闹情绪,你说我能给他们涨工资吗?现在还没完工他们就要走,工程肯定受影响,按规矩我只能给80%工钱,而且等到工程款结算后我才有钱给。”
经过多次沟通,李师傅坚持要求拿到现钱才走,包工头则坚持只能先发点路费,剩余工钱要等工程结束。
潘建新到工地走访后发现,双方陈述的情况基本属实。为了尽快化解矛盾,司法所立即与玄武区法院孝陵卫法庭合作,展开调解工作。在庭长朱继国的主持下,双方来到孝陵卫街道“庭所共建调解室”面谈,最后达成了调解协议。协议约定,包工头先给每人发1000元路费,等工程结束后再支付剩余的3.4万元工钱,包工头承诺2011年12月31日前结清。孝陵卫法庭还出具了司法确定书,如到时包工头不兑现承诺,李师傅等可凭司法确认书向法院求助。双方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陈珊珊)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