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威县当街被抢的三岁男童策策回家了,但或许还有更多像策策一样的孩子依旧藏匿在民间。2日上午,省公安厅与邢台市公安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威县“8·14”强抢儿童案件进行权威发布,发布会上透露,我省(河北)当前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仍处于高发时期。
丢子一家人的悲喜
如今,威县的葛凤红刚刚开始睡得着觉。今年8月14日18时许,当自己3岁的儿子策策被人强抢失踪后,葛凤红一直未能安稳地休息。
“失踪后,没有心情睡觉。孩子找到后,又激动地难以入睡。”2日上午,葛凤红依旧难捺激动之情。
葛凤红说自己见到孩子的一瞬间,没有反应过来是自己的儿子,“孩子瘦了,失踪的时候穿的夏装,现在看到时已经穿上冬装了。”倒是儿子的一声“妈妈”,让葛凤红的泪水肆意流淌。
记者了解到,策策失踪后,葛凤红和丈夫胡金灿一刻也没有停止寻找,“能发动的亲朋好友都发动了,包括邯郸和秦皇岛,跑遍了周边所有地域。”胡金灿说,如果该案件没有侦破的话,自己就要去四川寻找了,“听说地震以后,那边有需要孩子的。”
“我们从未想过放弃,一年找不到,找10年,10年找不到,找20年。”言及此,葛凤红眼神坚定。
如今,策策手里一直在摆弄玩具枪,“孩子变得稍有内向,他需要慢慢地恢复。”
胡金灿告诉记者,孩子失踪,跟作为父母的监管缺失不无关联,“现在,我走到哪宣传到哪,一定要看护好自己的孩子。”
“策策们”为何被抢?
在2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公安厅刑侦局副局长闫泽利向社会透露,自2009年4月9日全国打拐专项行动以来,我省公安机关共破获拐卖类案件4896起,其中拐卖妇女案2106起,拐卖儿童案1443起。
尽管我省的打拐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效果,但由于滋生拐卖犯罪的土壤尚未根除,各项社会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当前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仍处于高发时期。
究其原因,从犯罪根源看,由于受传统观念、风俗习惯的影响,我省一些地区的农村家庭多有收养孩子的愿望,一些贫困地区仍有花钱买妻的意愿。“买方市场”旺盛需求,成为我省拐卖犯罪屡禁不止、屡打不绝的根本原因。
从犯罪诱因上看,当前犯罪分子拐卖一名妇女可获利1万至2万元,拐卖一名儿童可获利3万至5万元。这种高额回报使得一些犯罪分子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威县强抢策策的两名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自己虽然每月都有近3000元的收入,但还是感觉钱来得不如抢孩子快。
另外,当前我省一些青年女性防范意识不强,一些父母对孩子疏于监护,给了人贩子可乘之机。
根治拐卖犯罪需要全民支持
根治拐卖犯罪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省公安厅呼吁,百姓应树立正确的收养理念,要认识到花钱买子是违法犯罪行为,收养孩子要通过正规渠道,合法领养。广大儿童家长要提高防范意识,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不可麻痹大意,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同时,省公安厅呼吁,发现来历不明的儿童、妇女要主动向公安机关报告,省公安厅打拐举报热线(0311)83033538。邢台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举报电话:(0319)2619791—27683、27600。(燕赵都市报 驻邢台记者 张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