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男子为寻家人筹划越狱 监狱搭桥助其认亲
核心提示
自幼父母离异,9岁时坐火车到成都走失,从此四处流浪,后因伤害罪而锒铛入狱。在狱中,破罐子破摔的他几度想越狱逃走,而导致他铤而走险的原因,竟然是出去寻亲,寻找他日思夜想却又不知在何方的亲人。
DNA帮忙认亲成功
2012年2月19日,河南省洛阳监狱收到了河南科技大学司法鉴定中心的DNA鉴定报告:被鉴定人潘盼望与潘乌来、谷谷木二人的亲子几率为0.999999999。这样的鉴定结果终于使一名年轻的彝族服刑人员与家人相拥而泣,这来之不易的结论,是洛阳监狱几经努力,才使得失散多年的骨肉得以团聚。
这名年轻的彝族罪犯泪眼婆娑地说:“对不起,对不起……”家人说:“娃,不怪你,不怪你,是大人们的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名年轻的服刑人员自述名叫潘盼望,21岁,彝族。2006年12月18日因伤害罪被郑州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2008年8月7日送入郑州市未管所服刑,2009年12月23日调入河南省洛阳监狱,目前在该狱六监区改造。
寻亲心切预谋越狱
该犯自入狱后,始终不能很明确地说出自己真实的名字、年龄、身份、家庭地址。一个人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年龄、身份、家乡呢?这成为一直困扰在洛阳监狱警察心中的谜团,监狱多次组织警力调查,但因种种原因始终未果。监狱将该犯列为重点危险罪犯严密监控。
2010年4月,该犯准备了绳索等作案工具,企图越狱脱逃,被监狱侦查部门及时发现并侦破。干警翻开潘盼望的档案卷宗以及改造评议记录,发现每个月的接见日就是该犯情绪最低落时,预谋脱逃就是想寻亲。监狱警察多次与之谈话,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但效果不理想。为了及早将潘盼望推到正常的改造轨道上,早日找到心灵的归属,监区将这一情况迅速上报监狱领导,监狱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项会议,明确以帮助其确定真实身份、地址、联系亲属为教育转化该犯的突破点。将同是四川籍的一名彝族罪犯马克真从一分监区调入潘盼望所在的二分监区,便于交流,尽可能多地搜集信息。
经历坎坷误入歧途
潘盼望自幼父母离异,9岁时,在去找妈妈的途中坐错火车到了成都,自此与家人失去联系。因回家心切,阴差阳错又坐车到了西安、郑州、周口等地,过着食不果腹的流浪生活。2003年的一天被一个叫邓叔的好心人收留。通过有限的言语和打手势交流后,邓叔发现这个可怜的孩子根本无法回忆起自己家乡的准确位置和地名,为他联系家人几乎是不可能的。“潘盼望”就是邓叔的爱人赵阿姨给起的名字,盼望他能早日找到家人。
由于常年流浪,彝族语言几乎忘完,但幼小的心灵里却强烈地记得一个词,那就是“亦谷步步”(音译),汉语“回家”的意思。“早日回家”也就成了儿时的最大梦想。
流浪中他认识了社会上一些闲散人员,并以小偷小摸为生,逐步滑落至犯罪的边缘。2011年11月25日,监区警察胡晓峰、高全杰又一次找到潘盼望谈心,在多次交流的基础上,他逐渐回忆起“六西”、“甘洛”(音译)两个地名,说自己家住“来托”村(音译),姥爷叫“魏狄西”(音译),在六西县公安局工作过,两个舅舅“赤布”、“赤戒”(音译)。
2011年11月26日,胡晓峰在网上找“六西”县,没有收获,找到“甘洛”,依然未果。11月27日,胡把地址锁定在西昌市凉山州越西县,原来“六西”属于语言不通造成的语音错误。经与当地公安机关沟通后证实“魏狄西”、“赤布”、“赤戒”确有其人,但“魏狄西”应是“魏德西”(音译)。晚上19:46,该犯小舅“赤布”打来电话,家中确实早年丢了孩子,通过互相了解情况,初步确认该犯的真实姓名叫潘阿木。
11月30日胡晓峰再次找潘盼望谈心,谈话中突然叫他“潘阿木”,该犯一愣,迷惘的眼神中透露着惊诧、疑惑。该犯说这是他的彝族乳名,从未对外人讲过,瞬即,热泪盈眶……随后,监狱派人立即带上潘盼望的照片及相关资料驱车1000多公里奔赴越西县,走访相关人员,调查有关资料,基本确认该犯真实姓名叫潘阿木。
该犯小姨多次痛哭失声,反映这些年该犯父母一直在寻找孩子,虽然曾想到孩子也许已不在人世,但从未放弃,望穿秋水,期待有一天孩子能回来。没想到这次是洛阳监狱的警察帮他们寻子成功。专项调查小组也希望他们作为家属尽快到监狱接见帮教,共同做好对潘阿木的教育工作。
监狱搭桥认亲成功
2011年12月19日下午,在洛阳火车站,成都至郑州的K870特快缓缓进站。潘阿木的父亲潘乌来一行5人来到洛阳监狱。监狱特意将接见的地点由接见室安排到了监区的监舍,以便于潘阿木及其家人交流。
一家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幸福陶醉着,潘阿木再也控制不住,双膝跪地,磕头认亲,继而扑向母亲的怀抱,像个孩子一样痛哭起来,将这20多年的辛酸委屈一股脑儿化成泪水全部释放出来。是呀,在他们都已绝望认为今生今世都无法再见的时候,却在监狱奇迹般地相认了,在场的人也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潘阿木父母将连夜赶制的两面锦旗交给监狱警察,父亲潘乌来拿的锦旗上绣的是“感谢监狱警察,真情温暖彝家”,母亲谷谷木拿的锦旗上绣的是“监狱警察真情关怀,彝族浪子骨肉团聚”。
洛阳监狱监狱长楼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监狱职能的回归,以及监狱工作社会化的建设,监狱管理正逐步走进公众视线,与社会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此特殊寻亲经历,对洛阳监狱的整体工作也是一种激励与推进。(大河报 记者朱长振通讯员李晓卫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