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因琐事与路人争吵将人刺死 被捕后后悔流泪(2)
3、火速抓捕:两小时后嫌犯落网
12时许,公安公交(地铁)分局铁西治安派出所和刑警大队民警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
警方经现场调查得知:两名受伤者分别姓蒋(59岁)和姓周(72岁),在111路公交车上与一名男乘客发生纠纷,在厮打过程中两人被扎伤,蒋某因伤重不治身亡,倒在公交车站上。
刑警大队长王笑春带领刑警在周边展开调查。民警认为,嫌犯在案发现场上车,可能家或者工作单位就在附近。“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挨家挨户寻找线索。”刑警分成5个小组,走访了附近200多家门市、场所和单位,终于获得一条重要线索。附近的一位市民提供了嫌犯的姓名和其体貌特征。”
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这名嫌犯叫王伟,48岁,家就住在案发现场附近,与警方的分析判断非常吻合。民警分兵出击,在全市展开了地毯式搜查。两个小时后,警方发现王伟的亲属匆匆往十二路方向而去,分析可能是送钱去了,于是提前赶到十二路,果然在路口发现了王伟,当场将其抓获。
面对从天而降的警察,王伟非常惊讶:“你们咋来得这么快?再晚一会儿我就跑到外地了。”从案发到落网,警方仅用了两个小时!
4、对话王伟:伤者咋样了?我赔他钱
王伟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下手如此凶残?3月28日晚,记者来到公交(地铁)分局刑警大队,还没进入审讯室,远远地就听到一名男子大声说着:“太后悔了,太冲动了!”
坐在审讯椅中,王伟忽而气愤,忽而后悔,还多次流下了眼泪。王伟告诉记者,他和妻子离婚十多年了,有个17岁的女儿。“女儿是我的命根子,我现在最想的就是她,还有我的妈妈。我对不起妻子,她现在还照顾我和女儿,也对不起妈妈和女儿,你要是能见到她们,一定替我说一句,我想她们,特别想念她们!”
王伟称自己经常情绪激动,还和母亲争吵,前几天母亲去报案说他要杀自己。当天,他本来想打车去,但一个朋友给了他一块钱,就决定乘公交车了。“要不是这一块钱,就不会有这样的事了,现在想起来还后悔呢。再有,不该在夜市买刀,也不该带在身上……”
采访结束时,王伟突然说了一句:“也不知道那两个人咋样了,我就捅了一刀,如果受伤了,我给他们治病、赔钱,我妈妈有钱。”
5、嫌犯自述:我为啥要持刀伤人?
王伟讲述了自己行凶的过程。“今天中午11点多钟,我乘111路公交车去我姐开的麻将社,我从家朝云峰街111路公交车站走去,还差十几米远,正好看到111路公交车开过来,我赶紧往车站跑。跑到车门处准备上车时,有两个老头骑车在我前面蹿出来,其中一个老头的自行车上也不知道放着什么东西,撞在我胸口上,非常疼。我就说,‘你干啥啊,撞我这么狠?’老头对我比比划划,我当时戴耳机正听MP3里的音乐,没听清他说什么,看口形像是在骂我。之后我就上了车,回头骂了老头一句‘比划啥啊,像傻子似的’。因为还有其他乘客上车,公交车没有关门,我让司机关门也没关,这时老头也跟上了车。”
“我就往车后门跑,另一个老头从后门上来堵我,他俩把我堵在后门扶手处打我。他俩你一拳我一拳,轮番打我脸,其中一拳打我左眼睛上了,我也没看清谁打的。这时我半蹲着,顺手从裤兜里掏出折叠刀,怎么打开的记不清了,往前划拉一下,又向前猛扎一下。然后看到两个老头之间有条缝,我就顺着缝从后门冲下车,手里拿着刀头也不回地顺着小六路往东跑。”
6、追问真相:行凶后跑哪去了?
逃跑的两个小时里,王伟都干了些什么?
“跑出一段距离后,我把我的外套脱了挂在胳膊上,跑到朋友开的麻将社。我直接进了麻将社后屋,坐在床上,顺手把折叠刀掖在床下,外套和背包也放在床上了。朋友问我咋的了,我说刚才和别人在公交车里打架了,我拿刀给别人扎了。”
“我在床上躺了十多分钟,起身走了,刀和衣服都没拿。从麻将社出来,我在建设大路上打出租车去珠江桥,我姐姐在那开了麻将社,我去对面浴池洗了个澡,回到麻将社和一个大哥唠了一会儿嗑后,坐他的车到了北四马路一个朋友家,谈谈我媳妇的事,就走了。出来以后,往家给我女儿打个电话,说想看看她,见面地点定在齐贤街南十二路路口,结果没见到女儿,警察却来了。”
相关链接
什么是应激性犯罪?
辽宁良友律师事务所李振革律师认为:“王伟的行为,属于应激性犯罪。”
应激性犯罪是指犯罪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处于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在某种刺激性情绪状态下,人的认识活动范围缩小,控制自己能力减弱,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往往不能约束自己行为,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记者 崔平 实习记者 李远 摄影 沈生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