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工人日报:“游街示众”何时绝迹?

2012年04月07日 10:14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废弃了程序而实现的所谓目的,在法治视野下,都不能称之为正当目的。以侵犯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为代价,来显示法律的威力,与罪犯何异

  3月31日,项城市在该市广场召开春季严打整治推进会,会上,政法部门依法对41名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嫌疑人予以刑事拘留、逮捕,法院还公开宣判了10名被告人,以震慑犯罪。对此,该市公安局一位副局长称,“春季严打整治推进会”不管谁组织召开的,公安局都不会推脱责任,打击犯罪的愿望是好的,可能“方法不太妥当”,也没想到会“闹这么大的动静”。

  人权保障是现代刑事诉讼追求的终极目的之一,刑事诉讼中未成年人能否享有充分的人权,是衡量一国刑事诉讼制度公正、文明的重要标准之一,没想到公捕公判会“闹这么大的动静”,那么,想到“尊重和保障人权”了吗?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是刑诉法的一项重要原则。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等三部门在1998年、2007年两次下文规定:严禁对执行死刑犯游街示众,对一般罪犯特别是犯罪嫌疑人更不能公开游街示众。今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14日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 把“尊重人权”写入新的刑事诉讼法之中。在一个法治国家,任何目的,只有把它装置在程序中时,才有正当性可言。废弃了程序而实现的所谓目的,在法治视野下,都不能称之为正当目的。以侵犯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为代价,来显示法律的威力,与罪犯何异?

  法律只有惩罚人的功能,而没有羞辱人的义务。全社会,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消除形成犯罪的社会条件,大力预防犯罪,而不是对犯罪嫌疑人身体的围观与羞辱。在法治国家,法律是一种规则,是一种程序,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形成的理性的社会文化。无视“罪犯”尊严和价值的公捕公判非但挽救、教育不了“罪犯”,反而把“罪犯”往绝路上推,是非正义的“广场司法”,所谓的“效果好”不过“多数人的暴政”而已。

  在一个法治的社会中,做任何事情都要依法。而且,“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程序公平正义是看得见的公平正义。如果程序公平正义无法得到保障,实体公平正义往往就会失去其赖以存在的基础,那种认为“只要结果正确,无论过程、方法和程序怎样都无所谓”的观念最终必然导致所有的权利都成浮云。在法官判决之前,只要还不能断定一个人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如果公民连基本的人权都得不到尊重和保障,那就是“伪法治”。

  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无法赶尽杀绝的。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说:“即使把小偷的手砍了,仍然有小偷。”在任何一个司法制度下,都有一定量的犯罪存在,这些犯罪的产生是由自然及社会条件所引起的,其质和量与每个社会集体的发展是相适应的。“信不足,焉有不信。”“威”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之上,即使公捕公判的目的合法、正当,但从长远来看也是有害的。社会是否和谐不是聚众看如何践踏人权,法治社会岂可把“一个仅有犯罪嫌疑的人”绑到广场上滥施法外之刑?(刘英团)

【编辑:张尚初】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