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漯河副局长殴打记者事件调查:持枪情节尚无定论(2)

2012年04月09日 07:4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赔偿协议”签字前后发生了什么

  尽管牛豪的“持枪”情节尚无定论,但这却是该事件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看点。此外,在事发后,打人者和被打者之间的重点是“私了”。

  “民生大参考”节目中播出的那一通中间人打给周大增的电话只是其中一个。周大增告诉记者,刚住院的那天,他接到了不同中间人打来的多个调解电话。

  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打人事件发生在3月27日晚。被打后,被打者袁虞卿和郭存根于当晚去漯河市公安局沙北派出所报案;另一名被打者周大增因残疾行动不便,第二天上午去派出所报案。

  3月28日,三人去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从住院的第一天起,就有多个中间人给周大增打电话,试图调解此事。

  记者了解到,中间人给周大增打电话协调的原因在于,在被打的三个人中,牛豪只认识周大增;并且,只有周大增是《河南城市广播电视报》的持证记者,袁虞卿和郭存根都没有记者证。

  周大增告诉记者,他与牛豪的相识也是源于对“河畔雅墅”涉嫌违规的报道。

  “今年1月底,郭存根找到我,向我提供了‘河畔雅墅’这个线索。”周大增说,“当天上午,我就带着郭存根去了现场,发现他反映的情况属实。”

  “随后,我们就去负责开发该项目的同利房地产中介有限公司采访了解这个事情,并留下了我的名片。”周大增说。

  据周大增介绍,他当天下午是要根据调查采访的情况写稿的,但牛豪打来的一个电话,改变了他写稿的计划。

  “牛豪给我打电话,约我一起吃饭介绍情况,我就把郭存根也带上了。”周大增说,“到了饭店后,我发现我们报社领导也在场,而且从牛豪和那位领导之间的举动来看,两人的关系很熟。”

  席间,牛豪提出请周大增不要再做这一选题。“碍于领导的面子,这个选题就压住了。”周大增告诉记者,“牛豪说,为了表示感谢,可以帮忙安排个广告。”

  或许是有了之前的交情,在此次纠纷中,周大增被打得最轻,而中间人也都通过他来调解。

  3月31日,有媒体刊发了“河畔雅墅”涉嫌违规的报道;再后来,“民生大参考”播出了牛豪“持枪”带人打人的报道,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记者了解到,牛豪一方曾委托网络公关公司刊发对其本人的正面报道来冲淡该事件的影响,但效果适得其反。4月6日,有媒体刊发双方的“赔偿协议”,里面有被打者需协调公安部门使打人者免于一切刑事及民事责任等内容,更引发了舆论对牛豪一方的质疑。

  被打者是否涉嫌敲诈勒索

  从目前的报道看,涉嫌非法拘禁他人、又与违规建筑有关联、还被质疑是“官二代”的牛豪似乎是千夫所指;但在一些知情人看来,此事的真相未必像之前的报道那样黑白分明。

  多位河南媒体圈人士告诉记者,网上和坊间流传的袁虞卿、周大增和郭存根三人被打系因“敲诈勒索”的说法并非没有一点根据。

  4月7日,新华社的报道简要地还原了事件经过:3月27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耿某前往漯河采访一名为“河畔雅墅”的在建楼盘时,和施工人员发生口角。因怀疑是一名叫袁虞卿的人向媒体提供了新闻线索,漯河市房管局召陵分局副局长牛豪带人劫持并殴打了袁虞卿。牛豪随后还带人殴打了他怀疑向别人提供新闻线索的周大增、郭存根等媒体工作人员。

  据周大增介绍,耿某确系《中国经济时报》的持证记者,此前与郭存根共事过一段时间。

  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今年1月,郭存根曾把“河畔雅墅”涉嫌违规的选题告诉耿某,但当时耿并没有来漯河。3月下旬,耿某问郭存根“河畔雅墅”的违规情况是否仍然存在,郭回答说还存在。于是,耿某便与另一名朋友一起到漯河。

  对这一说法,已到北京的郭存根并不认同。他告诉记者,他并未向周大增及耿某提供过关于“河畔雅墅”的新闻线索,而是对此完全不知情。当记者询问他的身份和是否有记者证时,郭存根的回答是,他是“人民在线”的编辑,虽然没有记者证,但他在这一事件中并未从事采访报道的工作。

  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因为“河畔雅墅”涉嫌违规的事情,牛豪一方曾被多次索要钱财。他曾对身边的朋友说过,“河畔雅墅”的工地上装有监控摄像头,每次给人送钱时也都有录音和录像证据。对于有人三番五次地为这事来要钱、“找事儿”,牛豪在事发后的第二天和朋友谈起此事时说了一句话:“对这个事儿,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这起事件是否如一名河南媒体同行所说的“这实际上是一场假记者想敲诈,没得手却被打的闹剧”,中国青年报记者将继续调查。本报记者 来扬

【编辑:邓永胜】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