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假冒副司长”骗百余官员折射“官吏病”
一个名为“邹斌勇”的国家发改委“副司长”,实际上是一个专门冒充国家公职干部、骗吃骗喝骗钱的江湖骗子,“发改委肯定没有邹斌勇这个人”。据不完全统计,近些年来,被他骗的官员从县长到省部级官员以及各地商人不下上百人。(《新京报》5月21日)
看到这条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我自然想起果戈理的小说《钦差大臣》:纨绔子弟赫列斯塔科夫与人打赌输得精光,正一筹莫展,从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时,被误认为是“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大家溜须拍马、极尽巴结之能事,大肆贪污受贿、营私舞弊。如果说《钦差大臣》是俄国官吏病理解剖学教程,那现实版“假冒副司长”是不是当下某些官吏病理解剖学的样本?
副司长的身份的确是假的,但附着在这个身份上的其他逻辑,又是怎样的现实又真实!39岁的邹斌勇谎称自己37岁,不少地方官员格外地努力巴结,因为这么年轻,“仕途看好”;邹斌勇做派并不像官员,但他吹嘘自己“是国家发改委某领导的远亲”,所以毕业后就进入发改委工作,于是大家都信了;很多商人在饭局上认识假副司长邹斌勇后心中狂喜,不停输送好处,因为“一个发改委的副司长,只要拿手指轻轻一抠,随便给个基建项目,我们就赚大了”……正是这些现实的土壤,使得一个随便上网查点国家政策的江湖骗子,走到哪里都吃喝不愁,礼品不断,“家里摆满了红酒、高档油、食品、补品”。
骗子当然可恶,但有些东西比骗子更可恶。假如这个邹副司长的身份是真的,所有这些东西是不是就理所当然,大家就不必要莫名惊诧?假司长收了好处办不了事,巴结的人很不高兴;假如真司长收了好处偏心办了事,公家的损失是不是会更大?某些司长、处长到地方上去,论级别不高,论官职不大,但总能被“高度重视”并奉为某些省市官员的座上宾,甚至一个评估组女秘书也要某高校领导集体迎接,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他们手里掌握着非常大的审批权,有些项目,给你也行,给他也行,给你给他全凭一人好恶。官职虽小,动用资源的能量却超级大,基层官员不巴结怎么得了?!如此大的权力、如此大的诱惑扛在肩上,你让人家司长出淤泥而不染、常走河边而不湿鞋,这得多大定力啊!这不是人之善恶的问题,而是制度造就的岗位异化。
发改委“被假冒”了,心里一定很恼火,但闲下来不妨想想,真假副司长享受的,有多少是被习以为常的“真待遇”。这些年我们一再说,要不停地改革计划体制,通过公共服务和市场机制,建立社会资源配置的框架格局。但对照现实,科学、公正、透明地配置社会资源,我们还差多远?在某些领域,计划审批的权力是否依然顽固与强大?司长、处长们的裁量权是否依然无约束?各级官员到底能从一个假司长、大骗子身上,映照出多少东西?
铲除含有毒素的土壤,欺骗的毒瘤才不会附着和滋生,否则,假的真骗子与真的假骗子,对“观众”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毕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