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7省市清理7万吃空饷人员 单位被指有意包庇

2012年06月24日 14:2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查处“吃空饷”难在哪里?长沙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作为管理机关,查处中的最大困难是如何了解各单位的真实情况。“这需要被查单位和公众的配合。”他说,“举报电话公布后,我们每天都能接到五六个电话。”

  长沙市“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刚刚启动,确定对虚报人员编制、冒领财政拨款等9类行为进行重点清查,治理范围包括全市党委机关、人大机关、政府机关,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等。

  “6月15日至7月5日是单位自查阶段,相关表格将交由被查单位负责纪检监察、人事等部门签字,再上报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有关人士表示,“7月5日至30日将在各单位公示栏公示上报情况,并接受群众举报;8月1日至9月30日,针对具体事件重点监督;此后一个月,将集中整改规办。”

  近来,一些长期不上班、不在岗却依然领工资、享福利的“吃空饷”现象引起了社会舆论热议。据媒体报道,四川、重庆、湖南等7个省(区、市),清理出“吃空饷”7万多人。按照每人年均消耗5000元至2万元计算,年财政支出将在3.5亿元至14亿元之间,已成为一笔不可忽视的财政负担。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查处“吃空饷”难在两点:其一,人员编制不透明带来的根源性因素;其二,监管程序存在漏洞。“如果管理机关仅依靠被查单位的上报情况查处,相当于让他们自揭伤疤,必然会出现虚报或隐瞒。”他说。

  他认为,从目前媒体统计的“吃空饷”人数、涉及财政支出的数额而言,对这一现象的治理应该上升至“廉政建设”的高度。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吃空饷”正成为财政资金的流失黑洞。

  “这不是简单的人员编制不规范的问题。如果被查单位明知员工不在岗仍利用财政拨款下发薪水,就是变相的以权谋私。”竹立家说,“在已被曝光的个案中,有的空饷一吃就是5年、10年甚至更长,必然存在权力庇护。”

  “在一些地方,被查单位、被查个人形成利益共同体。即使上级管理机关想要查处,也会看到一个抱团的利益体。二者之间互相‘打掩护’,令监督工作无从下手。”竹立家说。

  他说,打破这个怪圈,必先打破牵涉其中的利益体。首先,要将相关单位的人员编制公开,比如在网上实现职位、人数和人名的一一对应。“一个服务型政府,有义务让公众知道是‘谁’在这个岗位上为其服务。”其次,应建立更多直达上级监管部门的举报途径。“这样,管理部门才能越过被查单位人为设置的屏障,获取更多真实信息。”竹立家说。本报记者 骆沙

【编辑:邓永胜】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