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膊男劫持女童被击毙 狙击手讲述追击击杀过程(3)
心理专家深度解读劫匪心理:
疑犯或现爆发性精神病 小飞以后恐留心理阴影
“8·11”劫持女童案引社会广泛关注(详见本报昨日报道)。在经历了暴力劫持,挟人质坐警车出逃后,最终疑犯被毙。凶悍的劫匪为何会伤害一个素不相识的女童,到底是什么扭曲了劫匪的心智呢?心理专家认为,疑犯可能出现了爆发性精神病。
分析:案发前几日曾坐立不安
疑犯曾在案发前夜表现出异常举动,是否其本身患有精神障碍,由此才引发第二天的恶行呢?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迟毓凯认为,劫犯已死,仅凭案件回放及其所作所为,无法做出专业鉴定,因此极难判断其是否有精神病。但他的心理肯定是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劫犯案发前晚曾打电话报警,称有人打了他一个晚上,说有人要搞他;而案发前几日他都呈现出坐立不安的状态,这种情况是比较典型的被害妄想,就是老是觉得不安全,容易紧张,易被激怒,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点小刺激,都可能被激化和放大。
广州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则认为,劫犯曾有吸食毒品的过往史,尿液中也检出冰毒代谢物,这有可能是毒品导致其产生幻觉,也可能是劫犯出现了短暂的爆发性精神病,还有可能是情绪障碍的突然爆发。“在当时呈现出了情绪主导行为的状态,什么都可以不管不顾了,只有心中的不满与愤怒需要宣泄。”
反思:应给城市边缘人更多关爱
劫犯事发前晚打电话报警求助,出现不安情绪,却无人理会。这引起了心理专家们对预防机制的反思。
胡慎之认为我国现在的精神病管理还不够完善,(精神卫生法)还未出台,并没有完善的预防机制,无法做到在第一时间给予强有力的干预。因此他认为,职能部门应该加强意识,如何在接到这类报警电话后,采取有效行动。而在办案过程中,如何第一时间请出心理专家和谈判专家对罪犯进行心理干预,与其做科学谈判,将损失减到最低,这需要规范化的培训。
迟毓凯认为,疑犯作为外来工,生活可能会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艰难养家却还要受到拖欠薪水的影响,再加上其性格内向,情绪不能及时释放,积压到一定程度,可能会产生报复社会的扭曲心理,而小女孩正好撞在“枪口上”,这就成了连锁的一个反应。他认为,社会应该给予城市边缘人群多一些关爱和帮助。(记者 许琛 沈璞 林园)
必须对小飞做心理辅导
目前,小飞依然在ICU接受治疗和监护。ICU主任医师苏磊表示,小飞病情已经稳定,但还没有度过危险期,呕血等情况也已经得到了控制,病情也不再反复。因为进行了气管切开,小飞现在还不能自行喝水吃饭,所有营养都靠胃管供给。
小飞的主刀医生陈勇挺则表示,医院正在对小飞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辅导,“毕竟她那么小,心理上可能会有一些阴影”。
对此,胡慎之认为小女孩日后很有可能会留下心理阴影,因此其心理的预后重建不容忽视,必须请专业人士进行辅导与干预,才能使其完全走出来。
阿华其人
超准枪法是子弹堆出来的
阿华,1999年从广州市警校毕业,至今有13年特警经历。大小劫持人质案、突击抓捕贩毒案,凡此种种他历经无数。2000年,刚毕业一年的他,曾被选任为广州特警突击队36名队员之一,负责市内各种突击警情任务。谈及枪法,阿华称自己的狙击能力,是用子弹头堆出来的。自2006年调回花都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他曾两次参加分局的手枪射击比赛,两次卫冕冠军。2010年,他曾参加一次国防射击比赛,以优异的成绩被战友称为“神枪手”。 (罗坪 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