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套号学历”泛滥何时休?
学历造假,已经不新鲜了,新鲜的是学历造假长时间以来居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还出现了泛滥的升级版——套号学历,更让人吃惊的是面对已然存在的漏洞,尚无有效对策。
1月7日《新京报》报道:近来,网上出现一批办理“套号学历”的贩子,称可办理“克隆学历”,不仅是全国统一招生录取的正规学历,而且还能通过教育部指定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记者全程跟踪“套号学历”的办理流程,办理出来的“套号学历”经查询,的确显示为真。
身处科技信息化时代,方方面面的工作因科技信息受益而愈发高效、高质。但是,科技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拿着一份“套号学历”,记者送去多家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进行检测,人力资源部查询“学信网”后均表示,此学历为真。
正如贩子所言:由于该信息网存在致命漏洞,才给了他们这些人可乘之机。一贩子称月做20单,收入数万元。
面对漏洞带来的风险,应该积极地想方设法,通过提高自身科技管理水平加以解决,不能因为困难而对漏洞熟视无睹,放任风险的存在,更不能寄希望于将自己应该提供的高质量服务大打折扣,把责任转嫁他人。
但是,按照目前的情况逻辑,上述漏洞恐怕一时难以堵住:
一方面,该网站工作人员证实,现有的这部分信息,都是后来补加到网上的,“之前的信息本就不全,造成2001年之前的毕业生身份证信息和个人照片均缺失,现在即使想加也加不上了。”而且,学籍的相关信息在他们的数据库中是保密的,不清楚学历贩子是如何查询到的。
另一方面,按照贩子的说法,套号分三个环节,首先对同名毕业生进行查询选中合适的对象,然后解码获得毕业证编号,最后制作毕业证、学位证和学籍档案。而且,“只要学信网这个漏洞一直存在,套号学历的生意就可以一直进行,直到1991年至2001年的毕业生全部退休为止。”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这一次,学历信息管理者真真地是被贪婪的造假贩子“将了一军”。
本来是为辨别真伪提供技术支持的有效平台,一旦存在漏洞,其发挥的作用就可能会走向反面,如果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甚至最终可能会落得个“助纣为虐”的下场。
“套号学历”泛滥肯定是不能容忍的。要不,索性对于存在漏洞的部分不再提供信息查询,起码贩子们什么信息都查不到,至少造不出“套号学历”来!也让用人单位对这部分学历多一些警惕。可越想越是觉得这有些“因噎废食”的味道,实属最无奈的选择。
我们还是愿意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漏洞总能够堵住,鉴别真伪的功能也能够实现,学历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也必定会随之得到极大提升。(张建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