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男子因毒品家散妻离 试图注射毒品自杀未遂(图)

2013年04月08日 11:04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0)
男子因毒品家散妻离试图注射毒品自杀未遂(图)

  龙岩第一医院走廊尽头的病床上,骨瘦如柴的张山(化名),躺在那,面无血色,他的手臂上,密密麻麻全是疤。

  十天前,和他相守四五年的妻子,因其始终无法戒毒,提出离婚。绝望的他,试图注射大量毒品自杀。血管破裂了,但他仍活了下来。

  昨日,他拨通本报龙岩新闻热线说,他时日不多了,他迫切地想告诉每个人,毒品害得他家散妻离,碰不得。

  讲述

  他曾事业有成 却因“狐朋狗友”染毒

  张山是新罗江山乡人,在龙岩城里长大。他和妈妈、妹妹住在城里,父亲和三个哥哥,则大多数时间在乡里生活。

  今年39岁的他,十五六岁就步入社会。在厦门混了些日子,成年后,他在龙岩开起了“面的”,一个月能赚2000元,这在1990年代,已算非常了得。

  有钱又体面,张山结交了不少朋友。张山至今仍清晰记得,那天,朋友喊他到酒店玩。酒店里,朋友递过来一张锡箔纸,上面是一些白白的粉末。

  “吸了它,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朋友怂恿,他也好奇,看着大家享受的神情,忍不住试了。“飘忽,感觉很舒服,想象坐飞机就在飞机上,还有美女。”不过醒来就他一个人,“很空虚”。

  此后,朋友隔三差五就会叫上张山一起“玩”,免费提供白粉。四五次后,张山觉得不对劲,明明是夏天,居然半夜被冻醒,还觉得浑身无力。

  他主动联系了朋友,问这是怎么回事,朋友告诉他:“你这是上瘾了”。张山让朋友再给一些,却被告知要800元一克,最少也得买500元。

  500元的白粉,两三次就吸完了,买过几次之后,知道不对的张山,主动告知家人自己吸毒了。

  家人让张山到厦门工作,离开“狐朋狗友”。果然,断了毒品源,张山在厦门一干就是6年,还邂逅了初恋女友。

  本以为日子可以这么幸福地走下去,但一个偶然,张山发现,厦门一名擦鞋匠,也在卖毒品,价格比龙岩的还便宜。

  张山想,就试一次应该没事,结果再次坠入深渊。女友果断与他分手,绝望的张山,辞掉了厦门的工作,回到龙岩。那一年,他29岁。

  此后的十年,张山辗转云南、江西一些地方做生意,可总有机会碰上毒品。从吸食“白粉”,到静脉注射,他的毒瘾不断加剧,每天早上必须 “打一针”,“不然就全身乏力,发冷,后背像千万只蚂蚁在爬”。

  张山平均一天要花费700多元,最多时,一天花1000多元。他的积蓄,败光了,家人也不愿意再给他钱,他就向朋友借,甚至去偷,去骗。

  五六年前,张山现任妻子没有嫌弃他是瘾君子,瞒着家人和他偷偷领了证,并不断鼓励张三戒毒。可一次次,妻子被伤透了心。

  十天前,妻子在电话里提出离婚。张山彻底崩溃了,他一次性买了1000元的毒品,希望以死逃避。

  他在出租屋写下悔过书,然后将毒品注入大腿动脉。渐渐地,他失去了意识,却又在一片血泊中醒来。后来,他被送进医院。

  对话张山:“吸毒就是打鸦片战争,就是无底洞”

  记者(以下简称“记”):现在人难受吗?

  张山(以下简称“张”):没什么力气,没死成,不过跟死了差不多,身上的血只剩一点点了。现在连动都不敢动,只要一用力,大腿动脉的伤口就会破裂、喷血。看破了,就是躺在这里(病床)等死了。

  记:为什么会想到通知媒体?

  张:给你们打电话,想通过你们的报道,劝诫大家不要吸毒,我不希望像我这样的悲剧再发生。我现在家散妻离,我的圈子里,不少人注射毒品后血管爆了,死在公厕里好几天才被人发现,很惨的。有句话叫做:一天吸毒,十年想毒,终生戒毒。吸毒就跟打鸦片战争一样,是个无底洞。就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也会倾家荡产。

  记:你第一次吸毒,也是上了套,有没有办法教别人避开呢?

  张:毒品大部分还是出现在娱乐场所。贩毒的人会把白粉放在烟丝里给你抽,让你上瘾。抽的时候很飘忽,好像要什么就有什么,不过醒来的时候很空虚。只要不去那种地方,染上的几率不大。

  记:现在后悔吗?

  张:悔,真后悔。父母把我养这么大,养育之恩还没报,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实在对不起他们。人要死得有价值,我一事无成,这样一死,还要被人取笑(叹气)。张父:“少时多管教,或许他不会这样”

  记:第一次知道他吸毒,你什么反应?

  张父(以下简称“父”):以前我也知道毒品,但哪会想到自己的孩子吸毒。我直接把他锁在城里的房子里。

  记:为什么会让他住在城里,不带在身边?

  父:他的三个哥哥都在老家读书。后来改革开放了,我以为城里的教育会比较好,买了房,让他和妹妹在城里读书,让他妈留在城里陪着他俩。我一直在村里,当时要负责开路监工,管教就少了。他妈踩三轮车载客,起早贪黑,忙着生计,管不到他。谁知道,在城里学坏更快,如果一直留在村里,哪里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记:现在后悔吗?还愿意帮他吗?

  父:我算是看破了。从第一次吸毒到现在,都是一个“又”字,太折腾了。每次回信给他,再给他一次机会,但是他又会吸上。如果他真的能悔改,我们全家人都会支持他。但是,现在,心已经被伤透了。(海峡导报 记者 康泽辉 卢婷婷 文/图)

【编辑:王永吉】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