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 换来伤者康复
5月7日,周六,香港红十字会德阳康复及假肢中心。下午6时30分,终于把几十名病人全部看完。潘德邻坐到诊室一角,展臂抚琴,一曲古琴曲在安静的医院舒缓地响起,几名伤员转动轮椅,聚拢过来倾听。
潘德邻是汶川大地震后第一批赶到灾区救援的香港人。2008年5月15日到19日,他在德阳灾区忙碌了整整5天。意识到这场大灾难将会导致许多人被截肢,当年7月,他协助建立了德阳康复中心。从此,每两周一次,每次3天,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近3年,从未间断。
从2008年7月开业至今,德阳康复中心已经服务了1400个病例,做了315台手术。德阳康复中心主任陈慧燕说,目前中心共有雇员60人,还有固定义工90人,包括骨科医生、护士、麻醉师等,他们都定期来中心服务。
大地震已经过去3年,但潘德邻丝毫没有感到工作压力有所减轻。“原以为到震后3年时,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可现在的门诊量和手术量并未明显减少。”新病例主要来自山区和乡下生活的人,多是陈旧性骨折引发的后遗症。
来自绵竹的张平花,去年来求医时,因地震造成的腰椎骨折已经非常严重,腰直不起来,下身随时有瘫痪的危险。经过潘德邻的手术和近一年的恢复,她已经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走路、做家务了。
在德阳康复中心,辛勤服务的香港人还有很多,他们的坚守换来的是伤员的康复。
黎永勤,护士,3年来一直是德阳康复中心的固定义工,在她的带动下,她供职的医院所有护士都加入到义工行列;曾荣汉,国际知名假肢矫形师,退休后成为德阳康复中心第一批员工,3年来,他已在德阳带出一批合格的本地假肢矫形师;黄坚仪,康复部主管,一位退休后到四川做义工的港人,半年前开始受雇于香港红十字会,在她的帮助下,德阳康复中心的伤员成立了“春蚕画坊”,其作品正通过好心人的帮助寻找市场,争取让他们早日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细致 带来放心工程
61岁的港人麦齐光,是香港特区发展局四川重建组组长,自从地震发生后,已经22次来四川,每次都要到工地上仔细察看。头发花白的他,从发展局常任秘书长任上退休后被返聘,继续负责香港援川项目,奔走在各个援建项目间。
303省道、绵茂公路、卧龙重建……一个个项目,麦齐光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四川重建,将是这位有30多年经验的工程师收关之作。四川重建项目规模之大、任务之重,让他不敢稍有懈怠,“只有靠对每一个细节的关注,才能换来安心工程。”
今年2月新学期开始时,东汽小学的1106名小学生,搬入了由香港特区政府援建的新校区。
这所学校正是麦齐光负责验收的项目。今年2月开学前,香港方面来现场验收。每一个龙头都要拧开,看有没有水,每一个开关都要打开,看有没有电。“不止如此,他们还把灯罩取下来,看看里边的灯泡是否合格。”
麦齐光曾到一个学校做竣工验收,发现洗手间水龙头虽然有水,但下水没建好,废水直接流到地面上。他说,下水没建好是不能接受的,虽然不会造成安全隐患,但影响其功能的发挥,必须改造。
专业的不仅仅是施工,还有项目资金的管理。麦齐光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份《灾后重建工作进展报告》,密密麻麻的数字、图表,分门别类地清晰列明了每一个项目的投资数目、进展情况。“报告每半年更新一次,在网上公示,每个人都能看到,每一毛钱的用处都有交待。”
在四川常有人问他,你们为什么这么认真?麦齐光说:“我们不是有意要这么做,而是一直习惯这么做。”
传递 培养当地人才
一位复诊的伤员高兴地穿上新假肢,在假肢矫形师们面前走了几步。“可以吗?”来自香港的师傅曾荣汉问身边的本地矫形师张伟。
“没问题吧。”张伟觉得伤员姿势有些不对,但认为应该是个人习惯问题。“再仔细看看。”帮伤员脱下假肢,张伟埋头研究一番,原来是伤员的鞋底太硬。换上假肢中心提供的特用鞋垫后,伤员的走路姿势彻底没问题了。
曾先生的丰富经验对张伟帮助很大。两年前,张伟来到德阳康复中心做一名普通工作人员,现在已经成长为假肢矫形部副主管。
除了假肢矫形部门,德阳康复中心医疗、社会康复等部门的副主管也已经由成长起来的本地医生担任。“从今年7月开始实行双主管制,本地人担任操作主管,负责日常运作,香港主管主要负责培训。”香港红十字会内地康复项目总监陈绍勤说。(本报记者 尹世昌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