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香江漫话:新亚书院的前世今生

2011年06月19日 21: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香港6月19日 题:新亚书院的前世今生

  作者 李琳

  提起香港的新亚书院,人们总会习惯性地举头凝视那座位于中文大学的山顶之上、汇集海内外的知名教授和学子。62年前,新亚书院却在山下,在一片喧哗混乱的老区中,以租赁来的简陋校舍,收容着一批因为战乱而流亡香港的大陆学者和青年。

  为读懂新亚书院的前世今生,笔者走进这座创立于1949年的学府。她为已故国学大师钱穆及一群来自内地的学者,在艰难困窘的环境中创办,目的是为了让年轻人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国家民族的自信心和独立精神。在62年中,新亚书院经历了佐敦(1949-1950)、深水埗(1950-1956)、农圃道(1956-1972)、沙田(1972至今)四个时期,在校址的更迭变换中,不断发展壮大。

  据新亚校史记载,深水埗时期是最艰难的时期。当时新亚在深水埗桂林街租赁一栋楼的三层和四层作为校舍,“新亚书院大学部”的牌匾就在楼梯拐角处。楼下是纺织工厂,对面是潮州饭店和小舞厅,机器声、叫卖声、歌曲生终日不绝于耳。

  “当时我家住的远,为了省路费,晚上就睡在三楼和四楼之间的楼梯上,还有些同学也和我一样,先生们晚上出去兼职,回来时总要小心翼翼,避免碰到睡着的学生。” 新亚校友黄祖植(1956年毕业)对笔者说。

  钱穆在《新亚遗铎》一书中曾提到当时的艰辛,“教授拿不到薪水,学生缴不出学费”。黄祖植回忆,当时学费是每年240元港币,即使学费低廉,依然出现了“全校50多人,3个人交齐学费,20多人交半费,20多人不交学费”的状况。

  新亚的老师以“武训行乞办学”的精神支撑着新亚的正常运转。钱穆曾两次前往台湾演讲筹款,唐君毅、张丕介等学术大家替报刊杂志撰稿,以稿费补助新亚,“张先生把夫人的首饰都典当了,来支持新亚。”黄祖植说起往事感叹不已。

  新亚的学生们深受老师们“武训精神”的影响,于1951年创办了新亚夜校,让许多深水埗的贫困儿童在晚上来新亚的校舍上课,每月收取两元的学费。新亚校友列航飞(1953年毕业)回忆说,当时共招收了70多学生,很多小孩子交不起学费,也不会计较。

  谈到为什么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能坚持下来,两位老校友毫不犹豫的说:“因为我们有理想。”“新亚精神就是在艰难的处境中坚持理想,而这个理想就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列航飞告诉记者。

  “艰险我奋进,困乏我多情。千斤担子两肩挑,趁青春,结队向前行……”由钱穆作词的新亚校歌勾勒出当年师生们在艰难困苦中坚持理想的风貌。

  1972年,新亚合并入香港中文大学,矗立在山顶,俯瞰吐露港全景。如今新亚已早已走出往日的坎坷岁月,9座现代化的校舍包括教学楼、图书馆、文化中心等设施,有被称为“香港第二景”的合一亭,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名师生,以及长长的校友名单。现任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著名哲学家唐端正、《明报》总编辑张健波等都毕业于新亚书院。

  列航飞说,新亚书院创办之初到现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办学理想不时与商业崇尚“中环价值”产生摩擦,但是香港却以自己的包容性和开放态度,让这一群特殊的文化遗民生存下来,造就了今天新亚。(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官志雄】
    ----- 港澳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