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郑州7月21日电 (记者 李志全)“外国人拍摄了功夫熊猫,我们应该制造一个会功夫的机器人,来行侠仗义,帮助更多的人。”面对记者,身着黄色T恤、戴着眼镜的香港小学生林永同突发奇想。她说,中国有少林功夫、还有少林寺,功夫机器人应该是个不错的创意。
21日,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河南郑州举行。作为香港代表队小学组的一名选手,林永同和6名伙伴带了一款“救援机器人”参加创意比赛。
虽然只有12岁,但林永同涉足机器人创意制造已近3年。她说,没有任何人组织,自己从小就喜欢机器人,“救援机器人”是和6名伙伴花费2个多月设计而成的,“它能帮助那些受灾者、还有伤员,协助救灾者救灾,进入到人们无法到达的地方”。
林永同跪坐在“救援机器人”旁边边操边介绍,并邀请中新社记者一同尝试和操控。她说,从电视上看到四川汶川地震、日本地震等,也从灾难中受到了很多启发,才会动手做一个“救援机器人”,希望它能帮助更多的人。
“如果真的进入灾区,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良。”林永同说,它没有经过实践,可操控的距离还很有限,承受的重量也很轻,但未来,我们可以设计出更棒的,“比如设计一个行侠仗义的功夫机器人,就能帮助更多的人”。
或许担心记者怀疑,围坐在一旁的小伙伴梁芷韵插话说:“我们曾设计出一款会跳舞的机器人,‘功夫机器人’可能动作多一点、更加灵活一点,但和‘救援机器人’有相通的地方。”
梁芷韵告诉记者,他们很喜欢少林功夫,自己的教练老师还会练习功夫,“功夫机器人”回香港后就可以尝试,相信大家都会感兴趣。
是次机器人竞赛,吸引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400多支参赛队、1300余名选手参加。香港代表队总领队邓永康说,来到这里参赛,可以有更多机会和内地青年少交流和学习,无论输赢,对香港青年少来讲都是一个不错的机会,还可以增长广泛的科技知识。
“这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邓永康表示,在香港,很多青年少都喜欢和迷恋机器人,这会激起求知欲望,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灵活性、创造性,学校也鼓励他们的创新。(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