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8月25日电 题:李克强访港打通粤港“中脉” 港学者指CEPA基础上“开大门”
中新社记者 谭休伊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旋风”访港,带来36项利港政策“大礼包”,其中“粤港合作”部分单独成节,共7项优惠措施,香港学者认为,这标志着粤港合作已正式进入“第三阶段”,融合程度前所未有。
李克强公布的支援粤港合作优惠政策包括七大方面:深港联手建设前海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粤港澳三地共同编制旅游规划令、内地与港澳交通衔接、空管协调加强、允许合资格的香港专业人士在广东执业等等。
“从服务行业看,‘十二五’末,香港将会跟内地达致融合,香港服务业进入内地可实现‘畅通无阻’,这是以前未有的高度。”香港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薛凤旋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认为,这标志香港与内地合作进入“新纪元”。“CEPA内容每年更新,但以前从未在任一项目上达到‘全面开放’。”
粤港合作“大门开,小门不开”的困局,已为业界关注多时。本月23日举行的粤港合作联席会议上,备受注目的是从明年起,广东省的“岭南通”及香港的“八达通”将会发行二合一卡,方便两地民众跨境消费。“今天,这个‘门’已经成为一个开放的‘门’。”薛凤旋评价道。
潮属社团总会主席、潮州商会会长许学之向记者表示,国家领导人对香港这样支持,香港也有责任去“想一想”。“你是否应该进取?只走自己的拍子,是不是不对?”
有意向投资珠海横琴的嘉华集团副主席吕耀东认为:“中央优惠已经给了,看得出苦心所在。在CEPA优势里面,粤港澳三地绝对可以共创三赢局面。”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指,粤港合作已进入收成期。薛凤旋认为,粤港合作从来都很“看”外围及内地经济局势,但可喜的是,粤港合作提前迎来成果。“人民币国际化,就以我们不曾料想的高速度发展。”他指出,粤港未来发展也不只是向前冲,而是因应大转变作出规划。
专注珠三角城市群研究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徐江认为,粤港政府议程不同,珠江三角洲重视经济发展,香港更偏重民生、环境问题,两边政府如何协调,港府如何保障香港议程(local agenda)推进的同时,做好与珠三角的共同规划,值得关注。
粤港一衣带水,方言相同,从来就联系紧密。薛凤旋以3个重要节点看待粤港合作的历史进程。第一阶段:经济特区形成,特别是深圳经济特区形成,香港的角色是“策动中心”,发展的是轻工业出口型经济模式。
回归前几年至CEPA之前,粤港合作经历低潮期,其中有历史的因素,回归前的磨合;其后,香港经历亚洲金融风暴,初成立的特区政府正在摸索香港发展路向。中央对香港经济发展的支持和两地经济走向融合,结果带来了CEPA签订。薛凤旋说,李克强到访,公布中央支持政策,这是粤港合作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是CPEA过渡到粤港、内地与香港“全面融合”的崭新阶段。
薛凤旋认为,2012年到“十二五”规划尾段,是一个过渡期;展望“十三五”,他认为香港将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服务行业中心、区域性总部的大平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