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香港中秋传统活动大坑舞火龙 承载独特文化

2011年09月08日 11: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香港中秋传统活动大坑舞火龙承载独特文化
大坑舞火龙今年正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9月8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中秋传统活动大坑舞火龙,今年正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星期日开始将一连三天舞动。舞火龙总指挥陈德辉预期,今年将吸引更多市民和海外游客前来参观。受通胀影响,今年制作火龙的材料成本上升一至两成,约三十八万元总开支,半数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助。

  本月十一日至十三日中秋节期间,最热闹的当属大坑区的传统舞火龙活动,平日宁静的大街小巷,将变得热闹非凡、烟火缭绕。大坑区二百多名居民,舞动插满线香的巨型龙珠和长六十七米的火龙,在小区巡回。

  陈德辉舞火龙已有五十多年。他说,舞火龙可以将不洁的东西吸走,更重要的是凝聚和联系区内人士。近年区内旧楼都渐渐变成私人楼宇,有不少老街坊都搬离甚至移民海外,但仍每年回来参与,更有十五、六岁的青少年不断加入舞龙行列。

  主办的大坑坊众福利会每年都寄信给新搬来的家庭,呼吁有兴趣的青少年参与,报名相当踊跃。他毫不担心这项传统会失传,他正寻找对舞火龙有热诚的客家人作接班人。

  通胀高企,举办舞火龙费用越来越贵,今年原材料珍珠草和线香,都较去年加价一成及两成。陈德辉说,百物腾贵,今年总花费预计要三十八万元。虽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政府至今未有表示”;福利会今年第二年获得马会资助,金额十九万元。

  陈德辉认为,今年中秋连续假日,且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宣传增多,加上旅发局在海外的宣传,相信今年可吸引更多市民和海外游客融入到这项活动中。

  火龙的两颗龙珠由柚子插上线香制成;龙头由藤架曲成,均匀裹上珍珠草;龙身有三十二节,以粗麻绳作龙骨。火龙每晚要舞动三小时,从莲花宫开光开始巡回小区,分火龙过桥、火龙缠双柱、彩灯火龙结团圆三招式。最后一晚舞完后,便将火龙送入大海,以示“龙归天”。

  大坑火龙是承载本港独特文化的节庆活动,一八八零年,大坑区原为一客家农村,人口稀少,村民以耕种、打石和捕鱼为生。一次风灾中发现一条蟒蛇,被村民所击毙。但蛇尸在风灾过后不翼而飞,随后村内发生瘟疫,死人无数。村中父老获菩萨报梦,用珍珠草扎成龙,龙身插满线香,连续三晚巡回舞动,驱除瘟疫。当时正值中秋,习俗保留至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港澳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