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供港”蔬菜内销广州 缺乏相关检测

2011年09月14日 14:20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供港”蔬菜内销广州缺乏相关检测
部分高端超市出售供港蔬菜。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近日,“供港”蔬菜悄然在广州各大高端超市登场,价格是农贸市场同类蔬菜的两三倍。究竟在“供港”马甲下的蔬菜,为何能在广州销售?在“高贵”的价格背后,品质就一定好吗?让我们一窥究竟。

  蔬菜有各种“马甲”

  “供港蔬菜”和“有机蔬菜”的名号如今并不罕见,广州消费者也并不陌生。

  据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前市面上的蔬菜有名有姓的就有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和供港蔬菜四种。前三者实际上是呈金字塔关系,塔尖顶层是有机蔬菜,中间是绿色蔬菜,最低一层是无公害蔬菜。

  绿色蔬菜还分两级

  而绿色蔬菜实际上分为AA级和A级,AA级是介于有机蔬菜与绿色蔬菜之间,假如一个蔬菜生产基地的蔬菜连续三年符合AA级标准,则可自动升级为有机蔬菜级别;A级是介于绿色蔬菜和无公害蔬菜之间。

  有机蔬菜无明确标准

  “在中国,有机蔬菜并无一套明确的认证标准。”田鲜公司董事长吕基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外如加拿大、美国、欧洲等有一批有机认证机构,不少国内的生产商拿的是这些国外认证机构的认证,中国尚未有自己的监督标准。“有机应该怎样来检查与证明呢?曾有人提出用快检即可,实际上,快检只是检测农药含量。有机食品一定不能用快检。”

  据介绍,有机蔬菜在珠三角产量不多。有机蔬菜的产出前提条件必须是无工业污染,土壤、水质和空气优质。据华南农业大学南方蔬菜研究中心主任陈日远教授介绍,据2005年环保总局发布的调查数据表明,珠三角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一成土地污染属严重超标。

  有机蔬菜必须经过有机转换,所谓有机转换首先是改良土壤,即土壤的有机转换,这意味着至少要荒废该片土地1~3年时间,其间还必须投入大量资金,缺什么元素补什么元素,大约估计1亩地起码要进行土壤改良投资3万元。另外,还有优质有机肥等因素考虑。

  内销“供港蔬菜”

  缺乏相关检测

  为何“供港蔬菜”如今变成内销呢?据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供港蔬菜增多,在香港市场渐趋饱和,迫使企业转战内地,将多出来的供港蔬菜销往内地。但是,这里头的供港蔬菜虽然同样出自出口蔬菜基地,却缺少关键性的出入境检验检疫环节,和在香港销售的蔬菜相比,质量保证上必然要打折扣。因为在香港,除了海关这一关外,香港本地还有食环署,任何人只要吃出个不妥来,都可以拿着蔬菜到食环署要求免费检测。

  供港蔬菜一旦内销,这其中更多的是靠企业自律。记者查阅资料,并未发现内地当前有关这方面的相关约束标准。对于部分基地或企业而言,靠的是“供港蔬菜”这块品牌吃饭。当然,也有企业请第三方国外权威检测机构定期检测产品,这其中产生的费用较可观。记者了解到的某个蔬菜配送企业,每个月就要检50个样本,每月耗资10万元。而更多的企业,会选择将这笔钱省下来。

  相关链接

  出口蔬菜门槛也高

  与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不同,供港蔬菜不代表标准,只表明其销售路径,属于出口蔬菜。在供港蔬菜中,也分有普通蔬菜、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蔬菜种植行家告诉记者,出口蔬菜基地的门槛颇高:市级以上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土壤、水源、大气要符合种植中国绿色食品标准;周围无任何现有及潜在的污染源;完全符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标准生产及管理流程后。

  只要符合以上条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才会发牌、备案,设立种植检疫区。而申请成功后,还需要作常规抽检包括:每月必须接受检验检疫局抽检,不合格者取消;出口时,两地海关抽检,不合格者就地销毁。(文/记者 曾繁莹 实习生 孙凌宇 图/记者 王维宣)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婷婷】
    ----- 港澳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